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7 道试题
1 . 在杭州亚运会的开幕式文艺演出中,水是贯穿始终的核心元素。中国文化中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迎宾表演的“水”展现了五千年前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中国智慧,点燃了国人浓浓的文化自信,同时惊艳了全世界。由此可见(       
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一定能得到世界认可     
②优秀文化是不同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果
③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3-24高二上·江苏南通·期中
2 . 根据英国版《赵氏孤儿》改编的音乐剧在中国20多座城市巡演,演出上百场。人们在剧中既看到了莎翁剧中常见的“鬼魂复仇”的情节,也看到了古代中国人的道义与忠烈。该音乐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的《哈姆雷得》”。这表明(       
A.文化的交流互鉴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
B.不同文化在博采众长中能够相互认同
C.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实现完全统一
D.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3 . 2023年8月,国家林草局发布了中国国家公园标识。该标识由地球、山、水、人和汉字书法等元素构成,标识中连绵的山川构成汉字“众”,寓意山连山、水连水、众人携手保护自然资源,展现了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的中国国家公园有机融合,体现中国国家公园的全球价值和国家象征。这一创意设计(       

①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复刻       

②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魅力

③表明中华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④表明多种功能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沈绣是苏州刺绣流派中的一支,它的独特之处是常以西方油画的任务肖像为绣稿,吸收其用光、用色和明暗关系等技法用于刺绣技法中,使得绣品立体感强、生动逼真,典型地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结合。材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在交流融合中逐渐趋同
③文化交流应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
④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5 . 青花瓷杯,茉莉花茶,马耳他圣玛格丽特中学的“中国角”,同学们在沏茶和品鉴中体验中国茶道。这一小小“中国角”,已成为当地学生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创办者阿佐帕迪老师,去年代表师生们给习近平主席写信,他引用《礼记》中“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表达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上述材料表明(     
①优秀民族文化的世界性搭建了不同国家民众交流的桥梁
②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③教育与生活相融合,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具有独特价值
④青花瓷杯、茉莉花茶蕴含的茶道文化获得各国的认同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6 .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进步。这说明(     
①世界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融中走向趋同     
②文化具有多样性,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④人类社会实践的共性促进文化差异性形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央视文化节目《遇鉴文明》,以传统建筑、文学、器物等中外文明载体为主题,精选一中一外两个文明符号,进行中外文明交流对话。如第二期《道器之合:瓷器与玻璃器》,以器物为载体,带领观众揭秘中国百窑难出一件的郎窑红,同时还原西方玻璃器的杰出代表作古罗马波特兰花瓶。《遇鉴文明》(     
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增进文化互信
②坚持国际创作导向,展示世界文化的魅力
③体现不同的艺术形式能够赋予文化不同的内涵
④融通中外文化资源,展现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青衿"是周朝学子的服装,古代多指读书人:"巾帼"原是古时的一种配饰,后来引申为女子的代称:"乌纱帽"为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后来也用来比喻官位。这些服饰文化现象折射出(     
①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②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
④一定的文化是对一定的政治的反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20年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持续勾勒和描绘着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壮阔图景,让人民群众切实了解到我们的民族和文化如何走到今天。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仍将不断推进。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①为丰富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中国贡献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③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
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道德滋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0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10 . 敦煌文化属于中国,但敦煌学是属于世界的。把莫高窟保护好,把敦煌文化传承好,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进步应负的责任。材料表明(     )
①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②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与野蛮相对立
③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④文化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中融为一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03更新 | 29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