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76 道试题
2024·北京海淀·二模
1 . 东西方文化在美学领域的碰撞与交融是一个极具魅力的话题。西方的艺术观念侧重对现实的重现,中国的绘画理念则强调意象和意境。莫奈的《睡莲》采用中国画的线条和散点透视法;中国近代海派画家则吸收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以及明暗变化。由此可见(     
①东西方文化相遇拓宽认识的来源,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②东西方绘画技艺交流碰撞,推动绘画艺术的创新发展
③绘画艺术的传承不囿于形式,才能保持文化的民族性
④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交流互鉴才能实现共同进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黄河文明是人类大河文明的见证,是人类历史重要的见证。仰韶文化正是揭示黄河文明这一中华代表性文明孕育、产生、发展过程的主根脉和早期最重要代表,从世界大河文明这一共同特征看,其具有全球性突出普遍价值。整合黄河流域具有鲜明文明基因和影响力的仰韶文化遗址,开展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扩大仰韶文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对于进一步认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特性、彰显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和提升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文化的普遍性体现着黄河文明的特殊性
B.只有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才能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C.没有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就没有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D.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民族文化的世界性是内在统一的
2024-05-3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大兴精华学校高三三模政治试卷
3 . 历史上,中华民族自信而又大度地同域外民族开展文化交流,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新时代,更加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同世界上多姿多彩的不同文明相互成就。我们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不断彰显着“不同”与“大同”的辩证智慧。这表明(     
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世界文明共性和中华文明特性的辩证统一
②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得益于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开放包容的胸怀
③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
④中华文明是在同世界其他文明不断融合统一中形成的开放体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3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下学期高考四模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
4 . “不能设想,诸如自然、理性、科学、宗教和自由之类的术语能够与诸如‘道’‘理’和‘气’之类在中国文化内部同样有着复杂历史的术语恰好吻合。”超越了语言、历史和文化的比较思想研究是可能的,中西、中外哲学是可以比较、可以通约的。材料表明(     
A.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B.民族文化都扎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中
C.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是有机统一的
D.中华文明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2024-05-2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厉庄高级中学高三考前模拟(一)政治试卷
5 . 2024年3月,中国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在美国上演,主创人员精选12首诗作融合传统戏曲和太极,结合诗文、书法、古琴、绘画、篆刻等多重元素,演出后半段穿插自行车和滑板等现代元素给人以时空穿越之感,获得观众广泛好评。这说明了(       )
①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更好彰显了文化的价值
②文化生命力取决于与现代元素的融合程度
③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文化创新与传播的前提
④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2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射洪市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6 . 2023年9月,中国民族舞剧《花木兰》首次在美国演出。该剧以“孝、忠、爱”为主线,将融合中国功夫元素的精湛舞技与现代舞台技术完美结合,重塑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把花木兰的家国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深深打动了美国观众,在美国实力圈粉。该剧演出成功表明(     
①文艺创作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②民族文化既有个性,又有世界文化的共性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凸显民族文化优越性
④中外文明互鉴,能增进文化间的相互认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借助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手段,文化产业呈现新气象。穿梭于各大晚会的洛天依、卫视主持人小漾、清华女学霸华智冰等虚拟人的出现,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虚拟人是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支撑下,其相貌和行为高度模仿人类,正成为文化产业新“从业者”。这说明(       )
①虚拟人走进文化产业,是文化活动形式的创新
②虚拟人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是先进文化的代表
③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④有虚拟人参与的文化产业因其对民族性的超越而具有了世界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2023年9月12日,由国家大剧院与阿曼马斯喀特皇家歌剧院、意大利维罗纳露天剧场基金会和美国洛杉矶歌剧院联合制作的歌剧《拉克美》在北京首演。舞台设计脱离了以往歌剧舞台铺陈繁复的风格,营造出清新简约的东方意境,启发观众的心中之景和心中之境,演出后获得观众和音乐界一致好评。这表明(     
①凝聚不同元素的作品更能激发情感共鸣
②不同的文化蕴含着共同的本质和规律
③文化交流应坚持以我为主并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交融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二 )政治试题
9 . 2023年末,春节(农历新年)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的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舞狮等传统年俗纷纷亮相;“龙腾四海共迎新春”画展,融合全球各地艺术元素,以多种艺术手法创新演绎中国龙形象。这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
②民族平等是推动世界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
③一个民族的文化既是这个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文化创新必须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10 . 上海绒绣技艺以西洋绘画和摄影作品为蓝本,通过多种针法、技法的表现,将中国刺绣艺术与西方美术有机融合,在一针一线中绣出了秀致典雅的海派旗袍、古色古香的石库门,还有壁画类的《敦煌莫高窟》、梵高的《向日葵》等绒绣精品。上海绒绣技艺的形成表明(     
①中西文化具有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②推出融合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离不开文明互鉴
③文化交流、借鉴、融合是实现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④积极汲取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