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双11快乐!买买买,卖卖卖!”美国纽约的一家鞋店,早早挂上了这样一幅中文标语;撒哈拉沙漠以西400公里的加那利群岛,“双11”也已成为当地居民期盼的购物节日。其实,“双11”早已超越简单的买卖关系,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一个缩影。材料表明
①融合统一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②文化没有国界之分,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③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英国“脱欧”,欧盟内以英语为母语的居民仅剩500万左右,占总人口比例约1%。这可能导致“维护英式英语结构完整性的工作将无人承担”。讲英语的欧盟居民已经越来越多地赋予英语本土化特色。材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
③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④不同地区的文化因人们实践活动的不同会有所差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在里约奥运会上,拔罐印不再是中国运动员独家“秘籍”,很多外国运动员也发现了这一古老的中国疗法的独特魅力,纷纷变成拔罐的“粉丝”。中国拔罐里约走红表明
A.拔罐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B.文化创新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不同民族文化逐渐走向融合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4 . 梵高的《向日葵》(油画)中的向日葵犹如燃遍画布的火焰,显示出画家狂热的生命激情;徐渭《墨葡萄图轴》(水墨画)中的葡萄如同辛酸的泪珠,比喻自己像野葡萄一样被抛在野藤里。对这两幅画的理解合理的是

①两幅作品存在共性,其原因在于中西方艺术的借鉴与融合
两幅作品存在差异,其原因在于艺术创作受生活实践制约
③艺术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因而难以实现不同艺术的融合
④艺术创作具有一般的规律,因而民族艺术也能成为世界性艺术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17-12-01更新 | 572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安陆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文化生活第二单元试题
5 . 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世界性民族,其服饰以色彩夺目、装饰繁复、文化深厚著称于世,系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这表明
①苗族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②苗族服饰文化对研究苗族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苗族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④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中国古代哲学创造了丰富的思想成果,是世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辉煌灿烂的哲学文化遗产具有书写中华文化的功能,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
③中国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
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体系需要增强对自身哲学文化成就的认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7-05-11更新 | 683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协作体2017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6月)文科综合试卷政治试题
7 . 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回答下面小题。
1.习近平在杭州峰会上提出了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倡导各成员国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不断完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优化国际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努力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这说明“中国方案”
①倡导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为全球治理制定基本的国际关系准则
③符合各国根本利益,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
④将完善“全球治理”,携手破解世界经济发展难题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在杭州峰会的文艺演出中,传统戏曲与小提琴共鸣的《梁祝》、中国鼓与大提琴对话的《高山流水》、漫声讴歌的江南小曲《茉莉花》、世界经典的水上芭蕾舞《天鹅湖》……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中国神韵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与对话。这表明
①不同文化在交流中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②各国文化既有民族个性又有世界共性
③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④不同文化交流和借鉴能够推动文化创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7-04-04更新 | 4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3月质量检测文综政治试卷
8 . 历史上,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成为许多其他亚洲国家的传统节日,但各国习俗不同:韩国人玩跷跷板游戏、欣赏羌羌水舞、品尝松糕;越南的孩子当晚要提鲤鱼灯出游,各地会举行花灯节和舞狮;日本人则边赏月边吃江米团子;缅甸人则要大张灯火,布斋饭……由此可见(   )
①民族节日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中秋习俗能显示亚洲文化的多样性 
③中华文化越来越成为亚洲的主流文化     
④亚洲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③
2016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召开期间,剪纸、漆雕、景泰蓝、京剧脸谱等中国民间艺术和文化珍品亮相国家会议中心。这些饱含着中国传统元素的物件儿,让境外代表驻足流连。下列能阐释“境外代表驻足流连”这一现象的是
①各民族间具有不同的经济和政治
②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体
③世界各民族间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
④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016-09-20更新 | 720次组卷 | 3卷引用:同步君 人教版 必修③第5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010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10 . 中国成功获得2008年第16届人类民族学世界大会举办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的宗旨是加强世界各国学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努力推动人类知识的进步,更好的理解人类社会,促进自然与文化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理解正确的是
A.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优秀的,不可挑剔的
B.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
C.和谐相处就是“拿来主义”
D.只看到了文化的民族性,忽视了世界性
2.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这是因为
A.文化具有多样性
B.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C.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
D.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2010-06-09更新 | 3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新课标必修三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练习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