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8 道试题
10-11高二下·黑龙江绥化·期中
1 . “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但如果古典诗歌不创新形式走出去,就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扩大文化传播的途径
②加强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③加强文化交流,走向文化的统一
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1-05-29更新 | 271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010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2 . 2009年3月7日,山东省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促进会在济南宣布,经过几年努
力,山东已经形成运河文化贯穿南北、齐长城连接东西的文化景观。这表明
A.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B.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C.各地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D.不同区域的文化融为一体
2010-08-31更新 | 307次组卷 | 3卷引用:政治五年高考三年联考分类练习:文化传承与创新
2010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中国的舞龙、西班牙的斗牛、巴西的桑巴舞等表明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
①民族性 ②多样性 ③交融性 ④独特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10-08-20更新 | 1006次组卷 | 15卷引用:政治五年高考三年联考分类练习:文化传承与创新

4 .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在上海滨江地区开幕。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其设计灵感取自中国远古的甲骨文的笔画字形,这从一个侧面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
A.广纳包容B.博大精深C.源远流长D.兼收并蓄
2.会徽由汉字、数字、英文巧妙组合,表现出强烈的中西合壁、多元文化和谐融合的意境,传达了上海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这说明
①中西文化的差异可以消除            ②必须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③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010-06-30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六中文化生活测试2套(一)
2010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三字经》的英译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推广。这表明
A.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已普及全世界
B.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D.中国传统文化是优秀文化
2010-05-31更新 | 258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年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9-10高二下·安徽马鞍山·期中
6 . 侗族大歌是一种“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的音乐,须由三人以上进行演唱。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侗族大歌的演唱内容、表现形式与侗族人的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这表明侗族大歌   
①是侗族文化的表现形式                      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③源于侗族人民的生活实践                   ④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10-05-08更新 | 48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0年河北衡水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10-11高三上·广东东莞·期末
7 . 广州亚运会吉祥物“乐羊羊”是亚运会形象品牌的重要载体,她既蕴含了东道主广州的文化元素,又体现了友谊、合作、平等参与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表达了中国人民、广州人民对亚运会的期盼。这说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和创新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          ④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10-04-07更新 | 82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0届高三政治专题训练四
2010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8 . 去年国庆期间,天安门广场有56根民族团结柱。在民族团结柱的每根柱子上都精心雕刻出一对身穿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的青年男女,他们的舞姿、乐器和盛装最具民族代表性,一眼望去,人们便可辨知这是代表哪个民族的。这表明:
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B.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C.民族节日是识别不同民族的唯一标志D.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010-04-07更新 | 959次组卷 | 5卷引用:2010届高三政治专题训练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