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57 道试题
1 . 下图为第31届世界大运会会徽,会徽的标志主体在世界大运会对应英文首字母“U”的基础上,结合了天府文化象征元素之一的太阳神鸟,由大红、明黄、翠绿、湖蓝四个渐变色块组成,与“国际大体联”标志元素一脉相承。该设计(     

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能够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
②体现了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③立足国际创作导向,展现国际审美风范
④创新了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民俗节日,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联合国也要“过年”了,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践行全球文明倡议需要尊重和认同他国文化
④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远溯汉三贤、清三儒,近看红色文化、三线文化,以及抗战等历史带给这座城市的记忆和积淀,缕缕黔北文脉绵延不绝,凝聚成这座城市的文化脊梁。吐故纳新,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造就遵义独树一帜的城市魅力。遵义的城市魅力在于(     
①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②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立足时代之基,反映时代风貌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并发行龙年特别版邮票,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到来。这说明(     
A.春节传承着和平、和睦等中华文明理念
B.春节彰显了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价值追求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不断增强
D.中国的传统节日得到了各国的认同
5 . 1990年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盼盼”传达出中国对“团结、友谊、进步”的热切呼声,让世界认识了一个走向开放的中国。2010年广州亚运会吉祥物“五羊”邀请亚洲人民共赴“激情盛会”,共建“和谐亚洲”。2023年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以“心心相融@未来”寄托着面向未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好愿景。由此可见(     

①亚运吉祥物融合着古今中外各种文化
②亚运会承载、表达和展现着亚运精神
③亚运会增强了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④亚运文化涵养着亚洲各国相同价值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鲁迅《拿来主义》1934.06.07


人工智能极大降低作品的翻译成本,本土化适配跨越了文化差异,从文本出海、IP出海、模式出海到文化出海,我国网络文学作品输出不再只是跟风,而是创造风向。

——《人民日报》2023.12.05


对旧中国时代的“送去主义”与新时代的“走出去”,几位同学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你更赞同(       
小文:“送去主义”无法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小化:“送去主义”与“走出去”都展现了文化自信
小新:具有鲜明民族性的作品难以实现跨文化交流互鉴
小强:融通不同资源助力中华优秀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A.小文和小化B.小文和小强C.小化和小新D.小新和小强
7 . “滨滨”名字取自“哈尔滨”,“妮妮”取自“您”的读音,两个名字寓意“哈尔滨欢迎您”,展示出哈尔滨对亚洲各国友人的热切期盼和诚挚欢迎。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虎是吉祥的象征,被赋予很多积极的品格,其中“正直”“力量”和“勇气”,与奥林匹克运动精神高度契合。该设计(     
①坚持了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创作导向             
②诠释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价值追求       
④彰显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28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8 .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不仅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日子,更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     
①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
②促进世界不同文明走向融合统一
③体现了多元、包容的文化价值理念
④增强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9 . 青花瓷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其滥觞于唐代巩县窑,辉煌于大明永乐、宜德两朝景德镇珠山“御器厂”,是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在科技、贸易、人文与艺术交流中共同催生的一枝奇葩。千百年来伴随着青花瓷的传播,中国人的技术、品味以及生活方式亦逐渐为世界其他国家所欣赏、推崇。由此可知(     
①青花瓷是不同文化交融和合的产物
②文化交流构成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吸收外来文化有利于获得对方认同
④青花瓷展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追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2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10 . 德国民歌淳朴、严谨;俄罗斯民歌豪放、乐观;印尼民歌抒情、飘逸……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多姿多彩。这反映出(     
A.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B.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
C.文化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D.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
2024-02-2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2届全国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试卷政治试题(十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