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29 道试题
1 . 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的设计好评不断,它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体现了江南人文意蕴,与杭州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相得益彰,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也象征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紧密相拥、永远向前。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灵感是会徽设计者创作的源泉
④艺术的生命力源自高度的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下图为第31届世界大运会会徽,会徽的标志主体在世界大运会对应英文首字母“U”的基础上,结合了天府文化象征元素之一的太阳神鸟,由大红、明黄、翠绿、湖蓝四个渐变色块组成,与“国际大体联”标志元素一脉相承。该设计(     

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能够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
②体现了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③立足国际创作导向,展现国际审美风范
④创新了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鲁迅《拿来主义》1934.06.07


人工智能极大降低作品的翻译成本,本土化适配跨越了文化差异,从文本出海、IP出海、模式出海到文化出海,我国网络文学作品输出不再只是跟风,而是创造风向。

——《人民日报》2023.12.05


对旧中国时代的“送去主义”与新时代的“走出去”,几位同学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你更赞同(       
小文:“送去主义”无法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小化:“送去主义”与“走出去”都展现了文化自信
小新:具有鲜明民族性的作品难以实现跨文化交流互鉴
小强:融通不同资源助力中华优秀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A.小文和小化B.小文和小强C.小化和小新D.小新和小强
4 .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不仅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日子,更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     
①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
②促进世界不同文明走向融合统一
③体现了多元、包容的文化价值理念
④增强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5 . 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的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之路。2023年9月15日,“世界遗产大丝绸之路展”在东京富士美术馆开幕,一件件中国文物瑰宝叙说着古代丝绸之路的兴盛繁荣,向日本观众传递着异彩纷呈、海纳百川的丝路文明辉煌。这启示我们要(     
①立足中国国情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②在文化交流中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④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是中华文化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对于海内外中华儿女来说,无论身处何方、走得多远,“过年回家”是不变的寄望。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这表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春节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情感寄托
②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春节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
③春节文化激发了民族凝聚力,是民族生存的精神根基和民族文化的灵魂
④实现对春节文化综合创新,需要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优秀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自新时代以来,中国戏剧创作者把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带到了国际舞台。这些在海外广受好评的作品用创新表达的方式注入了本民族的精神力量与独特的美学韵味,在海外的接受度也在一路走高,获得了观众的共鸣与共情。可见(     
①中国戏剧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②中国戏剧文化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认可
③文化因交流而精彩,因交融而丰富
④中外文化在相互交流中走向趋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2023年11月22日适逢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个节气——小雪。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海外社交平台分享了纪录片《中国》第三季的二十四节气原画混剪视频,向海外网友介绍中国小雪节气。网友纷纷赞叹其中蕴含的中式美学,也对这部纪录片表现的中华历史文化产生了深入探索的兴趣。用纪录片在海外社交平台讲好中国故事(     
①为更多国家认同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独特的窗口
②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③体现了科技决定文化发展,助力中华文化传承
④说明文化载体承载、表达着文化的内容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9 . 桂林艺术节期间,来自新西兰的毛利歌舞团在东西巷和正阳步行街、山水公园进行《毛利战舞》的巡游演出,引来了中外游客的驻足观赏,连连赞叹。这说明(     
①文化在交融中走向趋同
②文化因相互交流而多彩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文化交流利于消除文化差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2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10 . 近年来,充满东方神韵、尽显民族气质的优秀影视作品,赢得了全球数十亿观众青睐。2023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动画宣传片《哪吒蓉宝奇遇记》全球首发,使中华传统文化IP电影再度进入全球观众视野。这告诉我们(     
①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求同存异的包容性
②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内容
③要善于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20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