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2016年9月,G20峰会在中国浙江杭州举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6年9月4日晚,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在西湖唯美上演,《春江花月夜》《采茶舞曲》是中华文化的诗意表达,意境深邃引人遐思;《天鹅湖》《月光》是中西方文明的精彩合璧,多姿多彩令人陶醉。这场借助全新全息投影技术,在《印象西湖》基础上全新打造、创意独特的大型水上情景表演,形象演绎西湖之美、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为中外嘉宾呈现了一幅流光溢彩的文化画卷,很好地彰显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世界文明的多彩,赢得了中外嘉宾的点赞。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最忆是杭州”为何能赢得中外嘉宾的点赞。
     材料二   近年来,杭州市志愿服务蓬勃发展,发展至今,已有超过100万名城市志愿者参与到志愿文明、志愿旅游、志愿关爱、志愿国际等志愿服务行动中来,G20峰会前后,在杭州的大街小巷、车站码头、交通路口、文博场馆、街道社区,随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因为他们的贴心的服务,杭州城变得更有温度,让八方来客爱上杭州;因为他们真诚的微笑,杭州城变得更加美丽,让泱泱中华倍添光彩。
(2)结合材料二,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说明杭州市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的文化意义。
13-14高二下·江西南昌·阶段练习
2 . 珠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为人类计算带来巨大便利,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3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算盘的胚胎期远在万年前上古时期,比中国文字产生还早。到12世纪,中国珠算体系已相当完备,并在商界广泛运用。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教育被排除在义务教育之外,有人曾预言“珠算该进博物馆了”。上世纪50年代末,江西某小学尝试珠算与数学中的笔算、口算结合进行“三算”教学实验,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珠心算教育,极大地开发了儿童智力、简化了数学教育,人们重新认识到了珠算的新功能。人们更深入研究发现,珠算与电子计算机,各有各的功能,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把珠算符号化并内化脑中后,运用于现代科技中,能够培养适应现代技术需要的人体智能。然而,目前我国珠算文化的普及推广还任重道远。对此,有识之士疾呼:不要丢了珠算!
运用文化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不要丢了珠算”的原因。
2016-12-12更新 | 15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贺州市平桂区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14-15高二上·广西南宁·阶段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所主任、中国年俗文化研究资深专家陈竟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激动地表示:“中国现在还不启动春节申遗工程,还要待到何时?”陈竟表示,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普及、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且中国很多城市和乡村的年俗都不一样,有着各地的特色,如煮腊八粥、扫尘送灶、张贴年画、敬祭祖先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只有申遗成功才能防止年俗文化的消失。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春节”申遗的原因。
2016-11-26更新 | 2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年广西南宁二中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