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儒家强调人有仁义礼智信五常之性,透视着中国人信奉的主流人性论。不仅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如此。美国人也仍然信奉仁义礼智信,英国人也绝不可能反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企业文化最自由的谷歌公司也有董事长.总经理这样的君,公司内部的运作也必然依循孔子讨论的君臣伦理,“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主要说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交流、借鉴
④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2017-04-06更新 | 110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2 . “大雪寒梅迎风狂”。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表明
①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享用者       ②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3 . 2013年,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三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通过互办文化年、艺术节、影视桥、丝路书香工程等进行文化交流合作。我国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的精神获得沿线国家的认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知识,简要说明“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意义。
2017-02-0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西昔阳中学晋中名校高二上期中政治试卷
4 . 人们常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茉莉花》作为一首有鲜明中国风格的民歌,不仅深受中国人民喜爱,也打动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心。这说明
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各民族文化是平等的
C.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巨大
D.各民族文化是同质的
5 . 2016年2月2日,由英国赫尔大学与天津师范大学合作举办的赫尔大学孔子学院日前正式挂牌成立。近年来,孔子学院在英国快速发展。全英孔子学院取得的硕果也是中英人文交流蓬勃发展的缩影。通过人文交流,中英两国文化中的精华正在对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这里的化学反应是指
①文化交流对中英两国人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交流促使了“民族虚无主义”倾向的蔓延滋长
③文化交流对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促进作用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中英两国人民思维方式的趋同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6 . 历史上,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成为许多其他亚洲国家的传统节日,但各国习俗不同:韩国人玩跷跷板游戏、欣赏羌羌水舞、品尝松糕;越南的孩子当晚要提鲤鱼灯出游,各地会举行花灯节和舞狮;日本人则边赏月边吃江米团子;缅甸人则要大张灯火,布斋饭……由此可见
①传统文化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     
②中华文化对亚洲的影响日益增强
③中秋习俗能显示亚洲文化的多样性
④亚洲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7 . “石头、剪子、布”游戏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韩国等地,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传到了欧洲,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世界。这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传统文化有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6-12-13更新 | 190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平遥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013·北京·一模
8 . 2012年“京味儿——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撷取《燕京八绝》、传统古琴、扎燕风筝制作等数十项目,采用传承人现场技艺演示及实物、图文、视频等方式, 尽显老北京的文化韵味。 “京味儿”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①承载北京文明的演进历程,呈现北京城市的文化底蕴
②是在多民族文化的不断交流、借鉴中逐渐走向同一
③既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具有北京文化的个性
④彰显中华民族精神,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6-12-12更新 | 62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2014学年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12-13高二·山东潍坊·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期间,与俄罗斯汉学家和学习汉语的青年进行了交流,来自俄罗斯科学院的知名汉学家卢基扬诺夫,向习主席介绍了他们编撰的《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中华文化已经深深渗透到俄罗斯各个角落。”由此可见
A.中华文化就是世界文化B.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C.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D.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主流
2016-12-12更新 | 79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2014学年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习近平强调,要通过建立和增强各族人民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来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实现“四个认同”,要求我国各族人民在文化上应该
①既要保持各自文化的民族性,又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②在相互包容的前提下实现文化统一       
③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维护本民族文化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④互相借鉴和吸收,共同实现中华文化繁荣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260次组卷 | 34卷引用:山西省孝义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三(期中)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