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2018年9月2日,第21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在京闭幕。此次展会全面展示了当代艺术最新成就,为中外艺术家、收藏家与爱好者搭建起了互动交流的平台,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艺术盛会。这说明
①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③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④在相互交往中,各国文化实现融合统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 .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地出现了“汉语热”。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④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3 . “石头、剪刀、布”游戏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韩国等地。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传到欧洲,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世界。这体现了
①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9-10高二下·江苏·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目前,中国几乎所有的文史经典,都被翻译成各国文字,成为全人类的财富。这说明(  )
A.中华文化比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更优秀
B.世界上各国的文学都继承了《诗经》的风格
C.任何民族的文化都只属于自己的民族
D.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2018-10-17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09—2010学年度姜堰市罗塘高级中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题
5 . 猪年春节见证了“中国年”国际化的新步伐。从各国政要到媒体,从国际商家到民众,来自中国的“春意”越来越受欢迎。如今,全球十多个国家把春节列为本国的法定假日。“中国年味”飘向全球、走红海外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③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④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6 . Dama(大妈)、Tuhao(土豪)等一些新词也在海外媒体或口头交际中成为热点。截至目前,已有245个汉语借词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安家落户。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
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说明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表明不同民族文化会走向完全融合之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18-06-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江苏省沭阳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2016年11 月30日, “二十四节气”通过审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测太阳周年运动,认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对“二十四节气”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具有独特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18-06-03更新 | 123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8 . 2014年索契冬奥会、2018年平昌冬奥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会微。从文化的角度看,这些会徽的设计体现了
A.文化既是创新的又是守旧的
B.文化既是稳定的又是善变的
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文化既是高雅的又是通俗的
9 .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恶’”“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这一要求的依据是
A.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B.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D.一切文化都是优秀文化
10 . 互联网+催生了新的文化形态,娱乐化成为网络文化的主流;互联网为满足用户需求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新的选择,但宽带互联网的发展使网上内容资源从数量到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丰富了文化的多样性,但文化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矛盾,尤其是某些强势文化的渗透将危及我国的文化安全。
⑴概括材料所反映的文化和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
⑵运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文化交流的认识。
⑶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2018-02-1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涟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