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2019年4月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整座建筑损毁严重。熊熊火光里的塞纳河畔,圣母院塔尖轰然倒塌,令人心惊心碎。文物之殇,让法兰西流泪,也让全世界伤痛。由此可见
A.世界文化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B.文化遗产是历史的长期积淀
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文化在相互交流中不断繁荣
2020-05-1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四校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如东高级中学、栟茶中学等四校)
2 . 2020年“欢乐春节”新年音乐会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拉开帷幕。中外曲目笙磬同音、相得益彰,中罗观众们被极富感染力的乐曲和中罗艺术家们精湛的演奏技巧、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所打动。演出票在开票2周内全部售馨,出现了少见的一票难求的局面。由此可见
①中国传统节日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
②人们应欣赏高雅的艺术,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③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④音乐艺术能以特有的感染力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材料一:2019年10月11日至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印度出席中印领导人第二次非正式会晤。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强调,未来几年是中印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期,也是中印关系发展的关键期,实现中印“龙象共舞”是双方唯一正确选择,最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最符合世界的持久和平与繁荣。中方希望自己发展得好,也希望印度发展得好。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双方一致同意,将在多边机制框架内加强协调,旗帜鲜明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多边主义和多边贸易体制,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材料二:印度总理莫迪挑选金奈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会晤地点,习近平主席在莫迪总理陪同下,参观了建于公元7至8世纪的印度文明古迹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庙群,它是印度文化遗产和建筑的代表。对于拥有灿烂文明的中印两国来说,文化显然是拉近彼此距离的最好桥梁。


(1)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习近平主席强调的“中印‘龙象共舞’是双方唯一正确选择”的理解。
(2)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文化是如何拉近中印彼此距离的?
2020-04-2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两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期期中政治试题(如皋中学、如东高级中学)
4 . 今天的世界,多样性的特点仍十分突出,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汇聚交融,共同组成多彩多姿的世界大家庭。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表明(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趋同性
③社会实践的差异导致文化的差异
④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0-04-19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政治试题
5 . 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它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让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整个世界。由此可见
A.人口迁徙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
B.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C.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D.文化先是民族的,后是世界的
2020-04-1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6 . 漫画《任重道远》启示我们,要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这种底气源于

任重道远
①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比其他民族文化更优越
④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
A.②④B.③④
C.①③D.①②
7 . 明朝永乐、宣德年间,中国的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时期。随着外来的伊斯兰风格与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这说明
①文化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有利于文化创新
③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④艺术创作首先要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9-10高二下·江苏扬州·期末
8 . 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灯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付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这是因为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的传播
2020-03-15更新 | 67次组卷 | 39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希腊文学巨匠卡赞扎基斯有一句名言:“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人类的两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人本主义思想同中国儒家的“以民为本”理念异曲同工。这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希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文化繁荣
③文化多样性以文化交流为前提            ④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钱锺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提及,“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材料表明钱锺书先生主张(  )
①世界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是民族的,要坚守民族文化鲜明特色 
④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成果,尊重文化多样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1-14更新 | 120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