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6 道试题
1 . 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容易产生偏见,使文化僵化,不能适应时代变迁。这启示我们(  )
①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必须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必须承认各国文化有优劣之分       
④要将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等对待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 .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对这一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③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1-19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武罗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3 .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一格局(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点
②体现了各民族文化因交流互鉴而日趋同一
③是多民族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④有利于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1-1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学考)
4 . 2020年9月,远在非洲的毛里求斯举行了“美丽中国”主题开放日活动,当地师生一起观看了影片《超乎想象的中国》,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要主动传播中华文化,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④中华文化是可以获得其他民族认同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20年5月21日是首个“国际茶日”,我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内外相关机构,围绕“茶和世界•共品共享”这一主题,开展“全球相约”共饮一杯茶线上活动,让人们从一“叶”间感受各国不同韵味的茶文化。这表明(   
①“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
②文化多样性是由各国不同的政治经济决定的
③互联网是人们超越时空局限共享茶文化的重要手段
④各国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1-17更新 | 419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6 . 中法合拍纪录片《论语导读》将于2020年年底制作完成,并在中法两国主流媒体上同步播出。《论语导读》法文译本完成于1688年,该书分三个章节,依次翻译了《大学》《中庸》和《论语》的部分内容。作者希望通过学习和研究儒家伦理完善欧洲道德,开创西方与中国思想文化初步融合的和谐局面。这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③文化交流有利于相互学习、借鉴
④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1-1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7 . 云南省腾冲县和顺古镇,列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被《中国国家地理》《时尚旅游》等联合推荐为“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和顺古镇的“和顺”是“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和顺古镇建筑多为中西合璧,具有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又包含了南亚、东南亚的建筑风格,宅院里还有不少西洋的工艺品和现代化用品。这说明(       
①古镇是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古镇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和顺古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现,受到游客的喜欢
③和顺古镇文化融入了外国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
④和顺古镇文化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更丰富多彩和充满生机活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岂日无衣,与子同袍”“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疫情肆虐之时,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给我国捐赠的抗疫物资上的这些古诗句迅速走红网络。诗词跨越国界,将一切善良和美好凝聚成人类最可贵的财富。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不曾中断
③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向外辐射
④吸收外来文化就能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我国各地博物馆围绕共建“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国家重大外交战略,组织实施博物馆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围绕大运河文化、长征文化等中华文明标识建设,加强馆际资源整合、促进馆际交流协作。某班组织撰写一篇相关新闻报道,以下适用的观点是(  )
①创办开放的博物馆,在借鉴融合中实现共赢
②打造有活力的博物馆,在文化创新中走向趋同
③建设有声音的博物馆,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
④发展有价值的博物馆,在资源整合中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1-01-12更新 | 620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西钦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文综政治试题
20-21高二上·全国·课时练习
10 . 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中法建交50多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
①在长期交流中逐步走向同一  ②都体现着对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1-11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学易精品同步课堂》统编版必修48.1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 练习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