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7 道试题
1 . 永和豆浆不但让每一位中国人都能喝上一杯好品质的豆浆,更致力于“让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都能喝到永和豆浆”。永和豆浆在国际化道路上走了近二十年,在美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韩国、日本、新加坡、荷兰、巴拿马法国等国家,都能看到永和豆浆的身影。永和豆浆的国际化经营(       
①说明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②加速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同一
③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通过大型土质建筑、城市规划、水利系统以及不同墓葬形式所体现的社会等级制度,成为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利于( )
①向世界集中展示中国民族文化
②彰显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
③展现民族历史文化成就和文化多样性
④为研究人类文明演进提供重要资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2-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芮县两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运城中学、芮城中学)
3 . 巴西狂欢节起源于15世纪葡萄牙的“忏悔节”。今天的巴西狂欢节充满历史的积淀,每一个巴西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文化归宿。这说明(       
①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独立性
②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标识
③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民族文化有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2-1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芮县两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运城中学、芮城中学)
4 . 在澜沧江流域的察雅县香堆镇,融藏族、汉族和尼泊尔风格为一体的仁达摩崖石刻已经在风雨中伫立了1200多年。石刻具有藏族和汉族的艺术特色,体现的是藏汉民族文化、经济、政治的交流,有深刻的民族团结底蕴。摩崖石刻体现了(       
A.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文化具有区域性
C.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D.石刻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2020-12-1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5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的发现和传播对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2016年11月,它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表明(       )
①节气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节气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我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2-16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文)
6 . 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吸引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现代艺术周、国际创意动漫周、国际儿童戏剧周以及国际青年汉学家研修班……活动丰富多彩,这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③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2020年9月27日至28日,以“文明照鉴未来”为主题的第六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论坛设有3个分论题:一是东西方古老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中国之治的深厚文化根基;三是中国之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论坛主题紧扣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旨在推动不同文明对话,坚定不移推动世界朝着开放、包容、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材料一:习近平多次强调,我们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亚洲各国应该开放包容、与时俱进,加强与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也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从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再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是在同世界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多样性知识,阐明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原因。
(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请结合相关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三条建议。
(3)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互鉴发展,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0-12-16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博兴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8 .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大同云冈石窟,实地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他强调,“云冈石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这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这告诉我们(     
①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     ④保护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延续民族文化根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为了对抗新冠疫情,世界各国都在学习中国的抗疫经验,鉴于中医药在患者康复治疗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已经向我国订购中药制剂,中医药界也表示愿意与国际社会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分享防疫和救治经验。这一现象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在彼此交流中增加了世界医药文化的多样性
②提升了中国文化的自尊、自信和自立
③满足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医文化的需求
④在不断借鉴中进一步发掘中医药的价值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10 . 衣冠承中华之礼,载传统文化之精益。回望中国风服装设计的发展历程,从纯粹的模仿照搬西方潮流到注重在设计中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元素,转换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挫折。

曾几何时,带有民族元素的中国风服饰因其简单生拼硬凑而被视为粗制滥造和所谓“乡村审美”的代名词。

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服饰研究不断深入,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服饰不再仅仅停留于想象中。古人留下的壁画、陶俑人物和古籍文献等,含有大量的服饰信息。对这些信息加以考证研究,对国风服饰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比较典型的是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所在考古资料支撑下,对传统服饰装饰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与专业服装学院合作,把传统文化研究成果以实物形式再现并应用于生活中,在全球时尚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根植于中华民族礼仪和文化土壤的中国传统服饰元素,与现代设计和剪裁工艺相结合,所呈现出的带有中国文化气质的精美服饰,成为人们争相追捧的对象,越来越多的中国风服饰出现在生活着装和世界顶级秀场舞台上。


(1)有人认为,国风服饰的民族特色会因西方元素的嵌入而被抹杀。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的相关知识,说明国风服饰的传承对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作用。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