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处理世界文化多样性应遵循的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多边化取得积极进展,“朋友圈”不断扩大,累计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务实合作持续深化拓展﹐中国与共建国家贸易和投资规模稳步扩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水平持续提升,为各国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方案蕴含的互利共赢﹑开放合作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产生深远国际影响。

材料二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习近平指出,“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文明虽有差异,但不是“唯我独尊”。不同的文明都承载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明标准,一种文明不应该用自己的尺度来衡量或者强加于他者,任何试图用强制性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无异于削足适履,都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共建“一带一路”对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意义。
(2)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结合材料二,从文化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3-07-11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武汉市部分省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2 . 材料一:2012年7月19日,“走近孟子感悟儒学”农民工子女修学游活动在山东邹城市成功举办。来自济宁12县市的数十名农民工子女来到孟子故里邹城市,参观游览了孟庙孟府景区,并在孟府习儒馆聆听国学讲座,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此次活动旨在提升农民工子女传统文化素养,让农民工子女在游历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汲取营养,以激发其爱国情感和奋发图强的学习热情。同时,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提升其人际交往能力。
材料二:粤港澳地相近、人相亲、语相通,共同秉承中华文化。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三地文化也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当前,三地交往更加深入密切,加强文化合作意义重大。
(1)结合传统文化的特点,分析说明“走近孟子感悟儒学”农民工子女修学游活动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中多样性、文化传播、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在文化合作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
2016-11-26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安徽安庆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3 . 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的根基是认识、维护和发扬本国、本民族的思想文化。只有扎根本国土壤、坚定文化自信,才有底气传播本国文明,才有能力吸收并借鉴其他文明。

近年来,广东省文化厅积极参与由文化和旅游部牵头的"欢乐春节"品牌海外推广活动,将优秀地方艺术推向世界,每年"欢乐春节"活动派出多批人次分赴世界各地,艺术团组巡演城市多、嘉宾规格高、表演形式新;与德国、新西兰、斐济、墨西哥等国家的中国文化中心开展年度对口合作,圆满完成了一批规格高、影响大的文化交流活动项目,成为广东省依托文化和旅游部平台加强对外联系、统筹海内外资源,助推广东省文艺精品、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成功实践。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广东积极参与"欢乐春节"活动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4 . 材料一: 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绿色”作为“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2015年 11月 16日,环境保护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使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
       个人自律是生活方式绿色化理念的主线,要在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绿色公民。将每年6月设为“全民生态文明月”,将2016年设为“生活方式绿色化推进年”,同时利用世界环境日、海洋日等节日集中组织开展环保主题宣传活动。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广泛宣传典型经验、典型人物,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树立并表彰节约消费榜样,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全社会践行绿色生活的热情,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生态文明规定人人遵守的新局面。
(1) 从“文化的作用”的角度,分析在中小学等各类教育机构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材料二 如何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是2016两会的许多代表委员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中国故事、中国声音是与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何让中国故事实现国际化讲述,我们必须转变思路,学会用他者的视角反观自己的文化传播形式,要了解不同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精神需求等,做到“中为洋用”;要借鉴文化传播的有益经验,加强中国文化的载体建设,广泛运用多种手段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声音更接地气,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让中国故事传得更远,赢得世界的掌声 。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如何让“中国故事实现国际化讲述”。
2017-06-17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