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传统文化的含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凝心聚力创伟业,万众一心向未来。党的二十大,是“国事”,也是“家事”。广泛问计于民,把人民的所思所盼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所在。围绕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党中央面向全社会开展网络征求意见。一条条来自基层的金点子,通过网络从基层直抵中央,每一条都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1)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中“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说明党中央广泛问计于民的依据。
(2)“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经典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积极作用。请拟定2条有意义的家训。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报道,在某二手交易平台竟有不少店家上架兜售多款“三寸金莲”鞋及其缠足相关商品,这些鞋袜款式各异、种类繁多,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更有店家以“小脚鞋”的名义兜售。其中一家网店兜售的缠足专用袜售价299元/双,最贵的是“三寸金莲”绣花纯手工定制缠足鞋,可按需定制,1580元/双。

对此,有专家指出:缠足本身,代表了封建礼教思想对女性精神的桎梏和肉体的摧残。“三寸金莲”复制品作为商品进行流通的话,属于一种文化逆流,暴露了买卖双方不健康的文化心态。我们应该对这种彰显没落文化形态、文化心理和文化行为的商品买卖予以谴责。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谈谈对网售“三寸金莲”复制品的认识。
2023-11-0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测试政治试题

3 .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博爱包容、和平共荣的大同思想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提供重要启示。“一带一路”建设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得以传播和认同的重要载体。

“一带一路”建设提出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多年来,中国与相关国家将倡议从宏伟蓝图转化为具体行动,各项建设成绩突出,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支持率明显领先。然而,由于东西方历史文化不同造成双方在思维方式、看待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和标准等方面的差异,部分国家难以理解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因而,来自部分国家的反对、质疑和攻击声音也不断增加,给倡议的进一步推进造成了相当的阻力。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全球193个国家的谈判共识,能够充分表达世界各国的所想所思,最大限度地凝聚了全球共识,是指导未来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一带一路”建设在愿景目标、行动纲领等诸多领域存在契合之处,将两者进行有效对接有助于增强“一带一路”建设的权威性,有助于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一带一路”建设的巨大价值,进而调动国际社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对他国质疑和误解的有效回应,是对恶意攻击的有力回击。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价值将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021-12-10更新 | 43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2020年1月10日,一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主题的论坛在北京举行,多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这些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一系列难题的重要启示,值得全人类共同珍视和爱护。我们有责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加以提炼、阐发和传播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既要深化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拓展、完善,为适应新时代,也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思想进行转化、改造、重建;既要体现继承性和民族性,也要体现原创性和时代性。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述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积极影响。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某校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请你为该活动拟定三个活动方案。
2021-10-22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份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借口下,中国的600多座城市都经历了旧城 改造或重建,结果是每座城市的样貌都变得相似。曾经的近百座古村已经全部消失。“再不保护,五千年历史文明古国就没有东西留存了,如果我们再不行动,我们怎么面对我们的子孙?”一位作家感慨道。


结合材料和所学的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保存古村落。
2021-03-20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三校2021届高三3月月考政治试题(第三十一中学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相传,端午节是为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材料二   2020年端午节,某学校举办迎端午相关活动。声情并茂的诗词散文演绎,制作龙舟、学包粽子、学做香囊、戴五彩绳等传统民俗互动……为端午节量身定制的这一系列文化活动让学生们体验了端午节蕴含的独特文化内涵,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切的认知,坚定了文化自信,增强了爱国情感。近年来,该学校精心策划贯穿全年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推进传统节日、优秀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坚持把好方向、定好基调,深挖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努力做到价值引领和文化传承相融合、教育作用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有人认为:“中华传统节日只不过是原始信仰的体现,随着时代发展必然会被淡化。”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021-03-18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诗句流传至今几千年,影响了几十代中国人。为了纪念他,形成了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点雄黄、对诗歌等风俗,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多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屈原一身正气,宁折不阿,是中华民族气节的象征。过端午节应着重意于对民族精神的弘扬,然而,有的地方,有的人除了吃粽子,其他的风俗已被风蚀殆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4月24日,武汉实现新冠肺炎重症病例清零。此次抗疫中,中医药全程参与、全程发挥作用,形成了中西医联手抗疫的格局,再次让人们见证了中西医联手的力量。

中医和西医,各有优势、各有擅长,实践中选择最优组合治疗患者。中医具有药治未病、辨证施治、多靶点干预的特点,在经典名方基础上,总结推出以清肺排毒汤为代表的有效方剂“三药三方”有效调节病患的体质状态,为彻底恢复奠定了基础;救治中一人一策,精准施治,治法多样。与此同时,西医通过检测手段给病人明确的诊断,当病症加重时,西医在患者生命支撑、控制并发症等方面发挥优势。中西医协作配合、通力合作,起到了1加1大于2的效果。由此产生了中医西医共同并肩战“疫”的中国诊疗方案。

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战疫形势,我国主动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分享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并将我国最新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中医药部分翻译成英文,与国际社会分享。传承数千年中国智慧、历久弥新的中医药,正在助力各国护佑生命,给世界带来中国温暖,贡献中国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知识谈谈应怎样传承好中医药文化。
(2)中医药的抗疫临床效果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请就如何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医药的价值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020-10-19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白泽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随着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一些地方纷纷加入抢“琅琊”地名的混战。安徽人拿出了欧阳修的诗句——“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琅琊也”,山东人拿出了《水经注》中的记载,南京人则指出剧中的大梁国都“金陵”就是南京。安徽滁州更是落实于行动,将滁州琅琊山风景名胜区内的原本兴建于明朝的“会峰阁”换成了“琅琊阁”,而这块全新的匾额落款居然是宋朝的苏轼。有评论指出,这一做法是在商业利益冲动下“打劫”历史文化,难以形成地方旅游品牌发展的核心动力。


从“文化的作用”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对上述“抢名”、“改名”的行为进行评析。

10 . 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明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是华夏儿女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蕴含其中的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理念已广播人心。农耕文明具备十分优秀的思想和文化品格,如培养和孕育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集体至上、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邻里相帮等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理念,值得充分肯定和借鉴。


新时代传承农耕文明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