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2010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1 . 成语“耳濡目染”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潜移默化的特点B.深远持久的特点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D.差异性的特点
2021-09-05更新 | 688次组卷 | 40卷引用:重庆市朝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余光中的《乡愁》。

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把振兴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摆在重要位置。中国乡村文化诞生在以农耕支明为基础、地缘和血缘为纽带、传统社会伦理为秩序的乡村社会,并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乡规民约、传统习俗等非正式制度为基本内容的文化形态。

随着城市化推进,一方面,工业文明下的城市文化强势来袭,传统的乡村文化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另一方面,否认乡村文化作用的错误言论还有市场。丰富的节庆活动逐渐消失,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技艺濒临失传,影响乡村建设和发展。

新时代,乡村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各地加强推进传统乡村文化振兴,留住乡愁、留住特色,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核,重新唤起了乡村的文化活力。


(1)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知识说明重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性。
(2)请就如何振兴乡村文化提两条建议。
2020-10-25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南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12-13高三·天津和平·阶段练习
3 . 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为政贵在行”的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党改进工作作风中。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后,全党上下立刻兴起了“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的蔚然新风。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传统习俗要在变革中发展D.传统思想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2020-01-14更新 | 171次组卷 | 4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男方在婚约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彩礼的习俗,它起源于西周时期的“六礼”。随着时代发展,彩礼逐渐向财物过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婚姻法虽然规定了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等内容,但婚前给付彩礼钱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上述现象说明
①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发展
②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③我们要积极改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④社会发展磨蚀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9-09-16更新 | 122次组卷 | 30卷引用: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五福临门”是中国人常提及的祝福语。“五福”源自《书经•洪范》,是古代中国民间关于幸福观的五条标准: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而当今我国人民的五福追求有所变化,如爱国、富强、和谐、敬业和友善。这一变化:
①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体现 
②表明只有中国传统文化才有相对稳定性 
③是把时代精神注入到传统文化之中 
④说明不同时代的价值追求截然不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9-01更新 | 645次组卷 | 23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6 . 景德镇陶瓷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既保留了传统的制作工序和釉色清雅的特点,又在釉料配方、上釉方法及造型上融入现代工艺,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烧制技艺。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④先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再创新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7-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7 . 2018年9月23日,中国亿万农民首次迎来属于自己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丰收节传承着丰厚的农耕文化,打造着美丽乡村的亮丽名片,烙印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凝聚起亿万农民的磅礴力量,提升着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和获得感。设立农民丰收节
①展示了农耕文化鲜明的民族性,能凝聚亿万农民的归属感
②展示了农耕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旨在展现我国的多元文化
③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
④表达了亿万农民的情感与祈愿,发挥农耕文化的主导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12高二下·山东聊城·阶段练习
8 . 皮影戏又称“灯影戏”,这门比京剧还要古老1000多年的表演艺术,融绘画、刻纸、说唱、戏曲于一体,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③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④传统文艺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9-07-17更新 | 64次组卷 | 9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9 . 故宫博物院大力推动“数字故宫”建设,让传统文化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建立无墙的博物馆,“数字故宫”建设
①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②能够促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③有利于消除时空的局限,满足国民的精神需求
④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实现因时而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每到传统节日,总有一些东西使我们的心变得柔软。有对于家人与故乡的眷恋,还有对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珍视。“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竞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该诗描述了中华民族延续千百年的年俗。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种全新的年俗文化正逐渐形成:在网上采购年货、在群里发条“撸起袖子加油干,开开心心奔小康”的新年祝福语、不再醉心于燃放烟花爆竹,而是忙于在朋友圈里对上一条诸如“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的口令抢抢红包、看看网络春晚……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看待传统年俗的变化。
2019-06-06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