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95后”视频博主用15天时间,利用500克纯金,在没有模具的条件下,经过细致地手工裁剪和捶打,复原了三星堆黄金面具。视频里,从选材配料、锻造捶打到錾刻抛光等各项工艺流程——展现蕴藏其中的工匠精神形成跨越千年的文化共振,引来大量网友点赞,成为传统工艺美术在互联网时代创新发展的缩影。这告诉我们(     
①给传统文化赋予现代形式就能使其富有活力
②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基因具有永恒的价值
③现代技术的发展能够丰富优秀文化的内涵
④大众传媒可以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2-05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诗经》中雕玉工匠的生动写照。中国有悠久的手工业传统,自古以来不缺工匠精神,木匠鼻祖鲁班、西汉巧工丁缓等-直都是工匠的杰出代表。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求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材料说明工匠精神(     
A.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B.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先继承后发展
C.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D.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具有相对稳定性
2022-06-14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测试政治试题

3 .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起源于农耕祭祀、祈求丰收的春节是中国人最期盼、最享受的盛典,穿越千年的春节民俗也是中华文明演化进程的生动记载。回答下列小题。

1.虎年春节,传统年俗有了更丰富的表达。以往,年夜饭需要-家人早早准备,现在,许多餐饮机构推出年夜饭套餐,让消费者免去煎炸蒸煮之累,畅享大江南北的美食;以往,拜年要挨家挨户串门,现在,通过录制拜年视频也能送上祝福。创新多样的年俗活动使年味的传承历久弥新。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有鲜明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始终对人的生活有积极影响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创新是传统文化富有生机的重要保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农历春节的年味还未褪去,雪城高原又在3月初迎来藏历水虎新年。作为藏族民众-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藏历新年与农历春节在历法、民俗等诸多方面有相近之处,汉藏节日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互融,各有特色亦彰显共性。材料佐证了(     
①我国不同区域文化具有地域性特征
②汉藏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共同发展
③汉藏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逐步消失
④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共性又有各自民族特色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1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龙泉窑作为宋代六大名窑之一,以烧制釉色淡青的青瓷闻名,其传统烧制技艺已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龙泉青瓷釉色与自然界青绿色调相融合,符合“道法自然”的古典审美理想。由此可见,龙泉青瓷(     
①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②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③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5-1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汉代的耳杯到今天的酒杯,从青铜雁鱼灯到各类台灯……走进每处遗址,我们都能梳理出很多与当下有关联的东西,且不止于器物、生存方式。中国人今天使用的方块字,可以在“贾湖”一期的原始符号、“殷墟”一期的甲骨文中找到缩影;在海昏侯墓里发现的《史记》《诗经》《论语》,今天依然被我们捧在手中阅读。这种现象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
②中华传统文化具有跨越时空的不变价值
③史书典籍是延续历史文脉的主要方式
④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源远流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0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所谓国潮,实际上是一种现象,用创新的表达方式呈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包括衣食住行方面的传统工艺,还包括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国”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潮”是时尚创新的表达。用一句话诗意地总结:“我们常说诗与远方,其实远方究竟能走多远,取决于对诗文化内涵的解读有多深厚。”“国潮”的流行印证了(     

①传统文化因兼收并蓄而具有穿越时空的影响力
②“国潮”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
③“国潮”契合了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和精神需要
④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在于改变文化的表达方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7 .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图画众生-河西画像砖上的古人生活”展,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示了河西走廊地区魏晋时期的彩绘画像砖,画像砖上承汉代画像砖石的艺术风格,造型鲜活,题材丰富,栩栩如生地为我们展示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彩绘画像砖展览(     

①在发展的基础上领略不同民族的文化韵味
②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④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李闵,剪纸艺术的最新发展者,在继承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的基础上,在构图、布局、色彩、透视等方面融合东西方绘画、摄影和其它艺术形式,打造了属于他自己的新写实剪纸艺术。其画面凹凸明显、色彩逼真、三维立体效果感强,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剪纸艺术的发展启示我们(     
①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以因时而变
②进行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障
④文化创新能引导和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4-29更新 | 5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中国传统文化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在女足“为囝争光、不畏强手”的精神里得到传承;“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意志,在女足“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里得到弘扬。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②传统文化中闪耀着伟大女足精神的光芒
③传统文化在体育运动中转化为女足精神
④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在实践中因时而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导中小学课程教材系统、全面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南》明确了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三大内容主题,这三大内容主题贯穿于《指南》始终。教育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     
①是基于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可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丰富其精神内涵
③意在确保学生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④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4-2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热身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