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9 道试题
1 . 南朝梁代宗惊《荆楚岁时记》:“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当时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产生爆裂声。宋代出现了火药爆竹,没有竹子的地区也可以放爆竹了,爆竹于是成为全国性的风俗。然而,有着几千年历史的燃放鞭炮这一传统习俗却遭遇了现代尴尬,到底要声光寓意还是要绿色生态、要就业和产值还是要安全与清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物质条件,又难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②当传统习俗与当代社会发生冲突之时,传统应该让步于当代
③传统文化的扬弃,应以推动社会发展和增进人民福祉为取向
④文化传统的延续,应根据时代发展做出合乎社会需求的调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儒家思想影响中国社会几千年,并且这种影响持续到现在。儒家礼教讲究含蓄、中庸,中国传统服装旗袍线条简洁流畅、婉约含蓄,在“露”的同时讲究“遮”,使穿旗袍的人显出清幽的气质。材料说明(     
①旗袍文化与中国传统思想具有一致性
②旗袍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旗袍的文化内涵
③旗袍艺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7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3 . 2024年春晚创意节目《年锦》将汉、唐、宋、明四个不同朝代的传统纹样与华丽的舞美技术相融合,为全球观众织出一幅跨越千载的纹样服饰变迁图卷。众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正在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①能超越时代限制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增强文化自信
②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推动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③在创新中发展,更好满足海内外日益提升的文化需求
④不断创新传承的手段和方式,其基本特征因时而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央视春晚坚持守正创新,以新形式传递春节文化。紧跟时代主题的节目内容,打破舞台界限的全媒体转播,温暖人心的疫情防控节目《爱是桥梁》……春晚既展示了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又唤起了人民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这说明(     
①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来自于春晚和春节
②春节能唤起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③要立足时代,实现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
④要借助科技,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内涵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特色的重要标志。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这说明(     
①城市发展应传承“文脉基因”,才能留住城市历史文脉
②文化遗存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③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遗存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文化遗存具有相对稳定性,其文化价值不受社会变迁的影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得益于(       )

①坚定了文化自信,使其成为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②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同时丰富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③中华文化未曾断代,保证了文化的连续性和流传的有效性

④中华文化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合理成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苗绣产生于苗族先民的生产生活实践,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一体。彭水苗绣非遗工坊将当地风景、文化等元素融入刺绣,打造苗绣文旅产品;与高校及企业共同创作苗绣服装、饰品等,为非遗传承注入更多活力;组织当地妇女学习苗绣技艺,促进就业增收。彭水苗绣(     
①之所以古为今用,是因包含不变的优秀文化内涵
②促进就业增收,体现文化与经济交融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
③融入当地风景、文化等元素,突出民族文化个性,注入更多文化活力
④实用性创造经济效益,艺术性创造社会效益,体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28更新 | 124次组卷 | 3卷引用:必修四《哲学与文化》100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今年春节期间,不少文博院所不仅不打烊,还推出延时服务,并向民众发出盛情的文化邀约,不少人也选择欣然赴约。或携家带口,或与好友结伴,来博物馆感受别样年味,已成为公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过年新选择。“博物馆里过大年”,早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为一项新年俗。由此可见(     
①文化以物质为载体,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消极被动、有目地接受的
③赋予过年不同的仪式感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的差异
④传统文化在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其内涵因时而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27更新 | 122次组卷 | 5卷引用:模块一基础夯实专练必修三《文化生活》
9 . 无论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还是“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抑或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都为我们描绘了一抹令人悦目舒心的中国色彩——青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青色是“万物生之色”,时至今日,中国人对青色依然情有独钟。由此可知(     
①中国传统色彩是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
②虽历经千年,人们对中国色的认知却保持一致
③独特的中国色融合了自然具象与人类心灵意象
④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联起源于周代的桃符,人们将神茶、郁垒二神的名字书写在桃木板上,挂于门首以驱灾辟邪。后来,随着纸张的发明使用,人们在纸上书写春联,逐渐形成了贴春联的习俗。如今,春节写春联、贴春联,表达了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由此可见(     
①春联文化内涵在世代相传中保持不变             
②春联已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③春联是传承延续中国文化的独特载体             
④春联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文化品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