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据传,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负责准确记载历法和神谕。仓颉受到鸟兽脚印的启发,通过不同脚印形象记载不同的动物,再对固定表达事物的“文”的形象和发音作出规范,逐渐形成了“字”。汉字的出现极大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进步。可见,汉字(     
①是中华民族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有力见证
②根源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伟大实践
③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和创造力的成果体现
④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中华民族特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26更新 | 297次组卷 | 4卷引用: 新疆乌鲁木齐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政治试题
2 . 电影《开场前的猴戏》主要讲述民间猴戏艺人过去游走江湖的经历与当今的生存现状,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村落的建筑环境之美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猴戏艺术的生动人文之美,重点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旨。电影《开场前的猴戏》强调当代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是基于(       
①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断创新的源泉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3 . 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文化的内容;在清明节提倡植树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新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尊老爱幼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评价判断正确的是
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永恒不变
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
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已经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13-14高三上·湖南怀化·期末
4 .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③传统文化不能因人而异 ④文化与经济融为一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1-30更新 | 899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的水墨画虽无过多色彩,但通过“焦、浓、重、淡、清”的运用,就能使画面阴阳明暗、凹凸远近、苍翠秀润、动静巨微,可谓妙不可言。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墨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中国水墨画的内敛、含蓄是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
C.水墨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水墨画是中华文化力量之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