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重点记录了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等领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第一次完整呈现世界顶级的中国文物修复过程和技术,展现文物的原始状态和收藏状态。该片总策划、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指出:“文物修复切忌‘创造性修复’,科班出身的新晋学徒们要摒弃艺术教育所赋予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恪守‘修旧如旧’的准则。”这说明文物修复要(       
①提高文物保护能力,保存民族的历史文脉
②继承传统文化财富,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③丰富传统文化内涵,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④批判继承历史文化,展现文化的博大精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把古诗文给唱出来”,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用“和诗以歌”的形式演绎经典名篇,让古老的诗词焕发出了崭新的生命力。该节目由文化学者、音乐界名人共同组成鉴赏团,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解读思想观念,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共同为观众解读经典背后的文化内涵。节目通过语言和音符的嫁接,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使一首简单的诗歌变得立体、饱满、灵动起来,以独特创意赢得观众喜爱,让经典焕发新的力量照亮未来;选择有关“惜时”“励志”“亲情友情”“家国”等主题的诗词,具有普世情感;在传播形式上,节目则打造出“1+4”融媒体跨屏交互的创新模式,每一首歌曲量身定制4种不同的新媒体产品,凭借优质的内容引发裂变式传播,走进公众视野。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的知识,说明《经典咏流传》是如何让古老的诗词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的。
(2)请你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提出两条建议。
3 . “五福临门”是中国人常提及的祝福语。“五福”源自《书经•洪范》,是古代中国民间关于幸福观的五条标准: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而当今我国人民的五福追求有所变化,如爱国、富强、和谐、敬业和友善。这一变化:
①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体现 
②表明只有中国传统文化才有相对稳定性 
③是把时代精神注入到传统文化之中 
④说明不同时代的价值追求截然不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9-01更新 | 645次组卷 | 23卷引用: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A卷
4 . 2019年清明节,国家民政局紧扣“文明、绿色、低碳、环保”的宗旨,宣扬清明文化、倡导祭祀新风。“慎终追远”仪式不断变化,但孝道文化依然滋养人心,使“民德归厚”。这说明
①承袭传统孝道文化,筑牢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②传统孝道文化可以因时而变,应为其注入时代精神
③传统孝道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应该传承和弘扬
④传统孝道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是不变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古代留传的许多家训不乏经典,但其中也有很多封建义理说教。对待古代留传下来的家训,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①辩证地分析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②将其作为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对其中落后和腐朽的内容加以改造或剔除
④大力弘扬并积极传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近年来,浙江某市以美丽乡村建设和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为基调,在不改变古村落原始格局的基础上,整村重新规划、设计、改造,修旧如旧,建成集文化传承、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美丽乡村,吃起了“旅游饭”“文化饭”。这样做的依据是
①文化发展离不开文化继承
②先继承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中国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的观念,如今家有儿女的老人,仍然把养老寄托在儿女身上。“孝”是道德的根本,作为儿女,赡养老人是应尽的责任,但随着独生子女第二代出现,“四、二、一”家庭结构出现,养老问题又凸显为时代新课题。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看待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的观念。
8 .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奏响的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华丽乐音。意大利比萨大教堂、中国故宫、印度泰姬陵分别体现了世界不同民族文化风格。这体现了
①世界文化相互交融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特点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6-11-26更新 | 524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