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筷子在中华饮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最初的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是对“天人合一”的一种注解;筷子是一双,寓指一中有二,合二为一,阴阳可变的哲学思想。由此可见(     
①筷子的文化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②筷子已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③筷子是传承延续中国文化的独特载体
④筷子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文化品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3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教育片区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朴民居,小桥流水,树木葱茏,用旧式砖瓦打造的庭院,在怀旧意境间透出勃勃生机——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新圩镇河村,满眼皆是诗情画意。2022年该村村庄规划入选我国第一批村庄规划推荐案例,成为美丽中国乡村建设典范。

北流市坚持因地制宜,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人居环境,形成了具有岭南特色的乡村风貌。该市聘请设计团队对群众积极性高的行政村进行统一设计建设:发展村庄多样性,做到“一村一品”,避免“千村一面”;以传统文化为依托,挖掘各村农耕、民俗、家风、家训、非遗等乡土文化,将乡土特色与时代气息交织相融,改善群众生活条件,让大家吃上了“旅游饭”;遵循“先有规划后建项目”原则,针对村庄规划相对稳定、乡村建设相对动态的特点,在村庄规划上适当“留白”,为乡村民生设施、文旅设施及农村物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供弹性空间。环境美丽,文化活跃,生活丰足,村风民风也都会跟着变好,村民们都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该村村庄规划为什么能人选我国第一批村庄规划推荐案例,成为美丽中国乡村建设的典范。
(2)有人认为,只要做好村庄规划,就能建成美丽中国乡村。结合材料并运用意识的有关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3)请你为美丽中国乡村建设设计两条公益宣传用语,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在16个字以内。
2023-06-13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镇安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模文综政治试题
3 . 崇德向善添福气,敬老孝亲暖榕城。“拗九节”是福州十邑独有的重要传统节日,集感恩与孝道、和谐与友善、平安与祈福等价值理念于一体,扎根民间已有400多年历史。每逢“拗九”,不少身处海外的福州侨胞仍不忘品味拗九粥,追忆思乡情。由此可见,“拗九节”(     
①以拗九粥这一客观事物,承载感恩和孝亲等主观联系
②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维系福州侨胞的精神纽带
③作为孝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因
④批判继承我国传统文化,成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产生了体现中华民族共同历史和情感记忆的一系列代表性符号和形象,比如长城、中华龙、中国结、二十四节气等。这些符号和形象独一无二,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挖掘、梳理、研究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有利于(       )
①提炼总结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形成民族文化的结晶
②汇聚起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③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生命力
④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重要遵循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凌霄、碧落、品月、松石……当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色,遇上生机勃勃的华夏大地,展现的是一种不可言说的美。前不久,央视制作的《这就是中国色》的视频,瞬间刷屏。华夏大地的壮丽景象与绚丽丰富的中国传统色一一相遇,让观者在浓墨重彩与优雅清淡之间见识了中国传统色的色阶之丰富、用色之精微、构成之斑斓、审美之独特。


气韵雅致的中国传统色,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语汇。它们远不止于色彩,更承载着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背后蕴藏着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审美基因和经典智慧。读懂传统色,也就多了一份对中国的了解。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近年来,“国潮”(中国+ 潮流)悄然兴起,国潮品牌受到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追捧,国潮成为爱国、青春、时尚的代名词。“国潮”既可以是体现中国文化的复古中国风,也可以是展现国际潮流的创新中国风,中国元素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巧妙结合,形成灿烂多姿的时尚潮流.国潮是一阵风,风源是深层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在“国潮”中,“潮”要变,“国”要稳,让国潮风经久不息,唯有国潮才能成为彻底的潮流。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读懂中国色,也就多了一份对中国的了解”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如何能让国潮风经久不息。
(3)近年来,在青年学生中出现了哈韩族、哈日族、欧美控,而对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所遗忘,请你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给同学们写一封公开信。要求在150字以内。
2023-05-23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八校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
6 . 海峡两岸,一脉相连。在湖南卫视《声生不息·宝岛季》节目中,白发苍苍的胡德夫在静谧的日月潭边,与那英隔空合唱“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随着熟悉的旋律响起,两岸民众共同的青春回忆和情感记忆被唤醒,画面震撼又诗意十足。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
②大众传媒是两岸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两岸文化相互交融夯实了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两岸同胞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和价值理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崇德向善添福气,敬老孝亲暖榕城。“拗九节”是福州十邑独有的重要传统节日,集感恩与孝道、和谐与友善、平安与祈福等价值理念于一体,扎根民间已有400多年历史。每逢“拗九”,不少身处海外的福州侨胞仍不忘品味拗九粥,追忆思乡情。由此可见,“拗九节”(     
①以拗九粥这一客观事物,承载感恩和孝亲等主观联系
②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维系福州侨胞的精神纽带
③作为孝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因
④批判继承我国传统文化,延续着孝敬长者的中华美德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传统村落承载着人们绵长的情思乡愁,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近年来,福建省高度重视保护传统村落,截至目前,已有552个传统村落得到保护传承。保护传统村落有利于(     
①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中华民族多样的历史文化成就
②培养文化自觉和自信,增强村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
③赋予乡村文化新内涵,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盘活乡村特色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保障村民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07更新 | 394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3届三模政治试题
9 . 辨析题。

关于春节期间是否应该允许燃放烟花爆竹,近年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

燃放烟花爆竹极易引发火灾和炸伤人的事故。冬季天干物燥,燃放烟花爆竹,特别是在可燃物多的农村以及人口密集的城区,掉落的未及时熄灭的烟火,极易引发秸秆堆垛、居民房屋、加油站、粮库等易燃易爆场所火灾。另外,燃放烟花爆竹还会产生有毒气体和噪声污染,以及造成资源浪费。但燃放烟花爆竹是一种民俗活动,是一项传承了上千年的习俗,承载了民族文化,构成了春节文化的仪式感,是国民回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话,后代子孙们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都要无法理解了。

海口市发布2023年春节元宵节期间部分区域烟花爆竹燃放管控的通告,决定于2023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开展部分区域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并公布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对此,有人认为:“燃放烟花爆竹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民俗,要继承这一民俗,应该允许自由燃故。”


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辨析。
10 . 传统的节俗与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有紧密的关联,即使岁月流转,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依旧能够给人带来心灵的润泽。传统节日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既来自于源远流长的民间传说和民俗活动,更得益于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能力。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
②优秀传统文化能穿越历史而彰显魅力
③传统文化要在实践中确保具体内涵稳定
④文化传播赋予文化价值和持久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18更新 | 16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模拟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