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5 道试题
1 . 《国家宝藏》《中秋奇妙游》《满庭芳·国色》《华彩梨园》等优质国风文化节目,通过新奇的创作手法和符号修辞,将音乐、服饰、造型、场景等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与青年文化流行文化符号进行提取、编织、组合,并以青年惯用的符号传播,引得年轻人“疯狂盖章”。材料中的国风文化节目(     
①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②根本目的在于挖掘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
③坚持以满足社会大众的审美诉求为指导
④赋予了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化的表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06更新 | 2223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2 . 近年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姜子牙》等中国风动画电影,充分运用水墨写意、民间剪纸、皮影木偶等传统绘画手法和民间艺术形式,通过孙悟空、哪吒、白娘子、姜子牙等经典形象,重新讲述传统故事,呈现出文化创新的新气象。中国风动画电影创作体现的文化创新途径是(     
①坚持市场化创作导向 
②运用现代传播方式吸引人
③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④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09更新 | 4630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杞县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政治试题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真题 名校
3 . 云南哈尼族群众用带凹槽的横木当作分配水源的“尺子”,让山间流水经由大小凹槽构成的横木,沿着蜿蜒交错的沟渠分配到一片片梯田。这千年传承的农耕智慧结晶被称为“木刻分水”,体现了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理念。“木刻分水”的强大生命力(     
①得益于传统艺术的充分运用
②孕育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③来自于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
④源自于对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09更新 | 3672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杞县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政治试题
4 . 近期,北京调整了千余处公交车站名称,其中多处恢复了历史悠久的老地名。如“祈年大街北口”站改为“打磨厂”站,“龙潭路西口”站改为“东四块玉”站,“东花市大街”站改为“铁辘轳把”站……老地名的恢复留住了一份念想。公交站“唤回”老地名(       
A.是对市民文化需求的表达,说明文化根源于人们的情感需要
B.是对城市历史印记的保留,能彰显城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
C.是对地名文化意义的挖掘,延续并且增强了公交站的文化生命力
D.是对传统文化发展的促进,融合了城市发展新理念与民族传统精神
2021-09-06更新 | 5615次组卷 | 38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两年“国潮”文化兴起,年轻人越来越热爱“国潮”文化,衣食住行都有国潮元素的影子。“国潮”的核心底蕴是国,表现形式是潮,是结合当下新人群、新需求、新技术、新场景后产生的新事物、新的展现方式。“国潮”文化的流行(     
①是建立在与其他文明比较之后的自觉自信之上
②说明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融合才能体现其价值
③助力中华文化传承,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
④映射了传统文化是民族之基,应该回归传统文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2-04-09更新 | 2681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政治试题
6 . 2021年9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提出:多层级多要素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2025年初步构建,系统完整的城乡历史文化传承体系2035年全面建成。建成城乡历史文化传承体系主要基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③城乡建设首先要培育发展好当地历史文化
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7 . 2018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说明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
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06-09更新 | 9130次组卷 | 119卷引用:天津市蓟州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8 . 下图是我国举办的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吉祥物“数小智”。吉祥物采用人物形象+数字特征的方式,展现了数字经济与各行业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将具备中国特色文化元素的龙的形象与科技风格相结合,代表着正在腾飞的中国数字经济新形象。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中华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和交锋中而逐步发展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旺盛的生命力,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③文化创新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对中华传统文化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做到批判地予以继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鲁迅在《拿来主义》中写道,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也对洋货产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对此,下列对西方文化解读正确且符合鲁迅的观点的是(     
①保持开放心态,大方接纳"'送来'的东西"
②坚持"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取其精华
④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典籍里的中国》深度挖掘蕴含在典籍中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和精神追求,将戏剧美学融入电视创作,以戏剧形态展现典籍魅力,以人物故事展示典籍价值,精准找到能让当代人和古人内心贴近的共振点。这表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要(     
①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表达形式予以改造
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
③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
④全面继承传统文化,做到不忘本来、古为今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