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6 道试题
1 .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出自刘勰《文心雕龙》的《时序篇》,大意为:文学的变化会受到社会情况的影响,其兴衰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这要求文学创作(     
①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素材
②注重创作者的情感表达
③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④符合社会发展时代潮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时表示,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     
①全盘吸收各种外来文化
②抛弃传统文化,另辟新路
③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坚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7-18更新 | 259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学考)
3 .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于的机遇,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北京冬奥精神是( )
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②伟大民族精神和党的伟大精神在新时代的新发扬
③中华传统文化在冬奥筹办历程中的践行和彰显
④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生动诠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11更新 | 20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1)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变”与“不变”。

材料二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我们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2)请你在“尝味道”“品文学”“观民俗”三个主体中任选一个,根据所选主体,策划一个推广湖湘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案。

要求:自拟标题,阐明推广的目的和形式,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2-06-11更新 | 330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湖南政治高考真题
5 . 纪录片《本草中华》将传统素材引入现代生活场景,使传统价值对接时代需要,以独特视角讲述了人与自然相互守望的新故事,收获无数点赞。该纪录片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     
①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内涵
②体现文化是民族的,彰显中华文化包容与开放
③实现了综合创新,颠覆传统文化内涵
④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5-31更新 | 17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政治试题
6 . 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西汉以来的2000多年,中国先后发生过300多次瘟疫流行。千年磨砺中,中医学积累了非常多的宝贵经验。据统计,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共有74187名患者使用了中医药,占患者总数的91.5%。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90%以上。从中获得的启示是(     
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强中医自信
②固守传统中医资源,保持民族特色
③立足抗“疫”实践需求,汲取传统智慧
④继承传统医学精华,弘扬民族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规划指出,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建设乡风文明的意义在于(     
①维护传统农耕文化的稳定性
②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转化
③培育崇信尚俭、向上向善的乡村文化
④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北京稻香村牛舌饼味奶茶实现了传统糕点与年轻茶饮的碰撞,同仁堂借着新品牌“知嘛健康”的熬夜水、虫草咖啡进入咖啡领域,吴裕泰的茶冰淇淋、抹茶奶酪已是年轻人的心头好。京城老字号正用自己的方式跟上城市的前进步伐。老字号(     
A.承载城市文化记忆,以创新赋能传统商业B.将传统与现代的统一作为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传承民族文化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D.需改变固有的品牌形象,加大跨界产品的生产
2022-05-08更新 | 942次组卷 | 10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与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箱,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凡益之道,与时僧行。”中华文脉之贯通,通在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更通在结合时代新发展新语境,赋予中华代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表现形式和生命活力。

今日之中国,“文博热”火爆,“文创风”劲吹,呈现“千岩竞秀,万起争流”的生动景象。以创新方式探寻中华文化宝藏,《中国诗词大会》《唐宫夜宴》等电视节目广受青睐:幻化于《千里江山图》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向观众展现跨越千年的丹青意韵;演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栖居,“国风博主”们的写意生活备受海内外粉丝追捧…新时代的中国,中华文化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中华文明日益彰显旺盛而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影响力。


结合材料,运用“推动认识的发展”知识,请你谈谈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
10 . 2022年1月28日开播的年度大剧《人世间》呈现了在50年的蜿蜒曲折中国家发展和老百姓生活的磅礴变迁,其中流淌的人与人之间的无限情义深深打动并温暖了观众的心,堪称一部当代中国的影像心灵史诗。该剧以无处不在的细节真实为故事的艺术真实铺就了底色,极大增强了电视剧的艺术吸引力。该剧一经播出,即获得了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由此可见,该剧的成功在于(     
①立足人民群众实践,对时代的准确把握引发了人们的普遍共鸣
②追求细节,全面再现了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历史真实经历
③综合创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吸纳中凸显艺术的生命和价值
④传播正能量,以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互动激起了人们内心的善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4-28更新 | 735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统考(4月)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