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全球性挑战更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应对。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从“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困扰世界的问题。

“命运共同体”一词,植根于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外交是历史文化的映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大同”“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的接续传承,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中国外交理念一脉相承。

习近平提出:“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只有各国都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才能共同应对挑战”打造人类命运,顺应了当今世界潮流与历史大势,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担当。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相关知识,谈谈对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运用中国智慧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康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和夙愿。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顽强拼搏,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不断实现,小康梦想成为现实。

2021年9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在一个底子薄,基础弱、国情复杂的大国,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极不平凡,极不容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付出了长期艰辛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民过上了好日子,但还不富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人民,向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继续迈进。白皮书还指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延续了民族文化血脉,凝聚了民族精神,点亮了人们的小康生活。越来越多的传统经典,戏曲,音乐、舞蹈,书画等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挥毫泼墨、吟诗诵词成为青少年的新时尚。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了起来,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传统文化更可游可感可知,更好懂好听好读。


(1)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知识,说明我国全面小康的建设历程。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让传统文化更可游可感可知,更好懂好听好读。
(3)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讲程,必须戒骄戒躁,切忌急于求成。请就如何推进共同富裕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2022-01-25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何破解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的难题,一代代云冈人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积极创新,锐意进取,为石窟奉献青春。他们重点解决了石质文物保护、馆藏文物修复、彩塑壁画修复等难题。多年来云冈石窟研究院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在日常养护和监测工作中,时刻掌握洞窟内的温度和湿度以及游客活动,实现预防性保护管理。

云冈石窟研究院大力发展文物数字化保护,通过三维激光扫描、VR成像展示、建设数字动画放映厅等一系列举措,探索出了一条数字化研究、保护、开发利用之路;先后建成了云冈博物馆、云冈院史馆、云冈皮影馆、影视馆、陈云岗雕塑馆等文化场馆,丰富了旅游内容,有效缓解了洞窟参观压力,做到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放的和谐共生;并将云冈文化与长城文化、丝路文化、万里茶路文化相联结,实现文旅融合发展;在浙江、上海等地展览 3D打印复制的可移动石窟,把云冈石窟建设成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典范、国际云冈学的高地、国际有影响力的云冈文化展示与学习交流平台,让云冈石窟“活”起来,“行走” 世界,让世界走近云冈。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对立统一关系原理, 说明如何正确处理好云冈石窟的保护与开发。
(2)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云冈人是怎样让石窟“活”起来、“行走”世界的。
(3)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山西省重要文化名片。请就如何保护和开发石窟文化向当地政府提两条建议。
2021-04-28更新 | 4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1届高三3月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4 . 文物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如何保护好、管理好文物,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提出了如下建议,恰当的是(       
①通过旅游开发,让文物“活”起来,充分挖掘文物在当代社会的经济价值
②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文物保护制度建设等,保护好文物,减少开发和利用
③通过讲座、游学等形式了解文物、认识文物,铭记历史、传承文化
④通过动漫、VR(虚拟现实)技术等形式,感知体验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于2018年10月8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开播。该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典古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结合文化阐释和经典释义,深入浅出地解读了社会所关注的为民、修身、读书、孝道、家风等主题,让观众沉浸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回望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从“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爱民情怀,到“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

马革裹尸还”的精忠报国;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独善其身……这些古诗典籍如同数不尽的璀璨明珠,无不彰显出我们的文化自信,如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正是古代先贤民本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在新时代如何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材料二百名改革先锋人物之一的南仁东是我国著名天文学家。上世纪80年代,面对我国天文设备落后的现状,南仁东萌生了研究中国人自己的望远镜的想法。1994年起负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为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科学技术工作,2016年其主持的FAST落成启用。南仁东带领他的团队22年中足迹遍布云贵300个喀斯特地区的洼坑。常年的野外生活异常艰苦,他们喝的是天然的浑水,吃的是自带的冰冷干粮……他拒绝国外高薪聘请,带领他的团队最终实现了由跟踪模仿到集成创新的跨越,建成了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使得中国走在了世界天文界的前列。南仁东去世后,被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为时代楷模


(2)运用“人的价值”的知识,说明南仁东被授予“时代楷模”的原因。
(3)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向南仁东学习提出三条建议。
2019-04-22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新余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6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T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但与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面临发展的困境。该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已经走出了三大步。一是淘汰落后产能并陆续将成规模但污染较大的企业迁出市中心区,以改善城市环境,造福家乡人民;第二,通过对迁建企业的整体规划、科学设计,借机完成了产业升级、技术升级,在异地逐步建成更先进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企业。第三,针对境内有几个堪称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的传统工业企业的优势,保留并改造具有历史价值、文物价值的老厂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几个以博物馆展示、文化创意、工业旅游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材料二 在T市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中,对老厂房和旧仓库的利用存在两个方面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是一种人生体验,是一种生活记忆。老厂房和旧仓库也是城市丈脉的一部分,它们往往承载着老企业的文化和精神,在对其改造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时,要“修旧如旧”,使之成为凝固的“文化”。另一种观点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新,靠创意和知识元素,形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因此要引入现代元素“修旧如新”,开辟新的途径、新的空间,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结合材料一,说明T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步走”是如何体现从实际出发的。
(2)你赞成材料二中的哪种观点?请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阐明理由。
(3)请为T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两点建议。
2016-11-26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6届江西“赣中南五校”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政治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的精神价值世界,是真善美的艺术理想世界,它蕴含在世界各文明思想之中。
“协和万邦,万国咸宁”、“天下和平,修齐治平”、“天下和合,共为一家”等名句无不显示了中国古代就有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等,也成为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
党的十九大明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把相互珍重、平等协商,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要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让我们共同努力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相关知识,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展的动力所在。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我国应如何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事业。
(3)学校某社团计划举办“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演讲,请列举两个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契合的名言或名句。
2018-03-11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金溪一中、余江一中等五市八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