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毛泽东诗词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体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一个典型。在创作素材上,毛泽东大量借用、化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典故,并加以改造。他善于运用中国古典诗词这种艺术形式,来反映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既实现了创作内容上的革命性突破,又在审美方式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对我们文化创新的启示有
①立足社会实践,创新思想内容和采用现代艺术形式
②继承优秀传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彰显文化自信,焕发出中华文化基因的强大生命力
④传承革命文化,发挥革命精神对改革创新的决定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千百年来,伊斯兰文明与儒家文明不断融合,实现了“伊儒会通”。以哲学思想为例,通过“以经诠儒”,伊斯兰教经学思想补充和丰富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通过“以儒诠经”,用儒家的语言思想、理论阐述伊斯兰教教义、教理,使中国伊斯兰教具有鲜明的中国气象。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在相互吸收和融合中走向同质化
③中华文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④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3-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3 . 金庸的武侠小说底色是传统文化,精神龙骨则是儒家理论。他笔下形形色色的侠客基本恪守仁义、忠孝、志勇等品质,其作品表现出的向死而生的家国情怀曾触动几亿人的心。他的小说正版发行已经超过5亿册,被影视圈数次翻拍。金庸作品的成功是因为:
①其创作来源于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其渗透着唐宋诗词等中国文化的底蕴,展示着中华文化的魅力
③其作品中的家国情怀激发读者的爱国主义情结,引导人们向美向善
④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是文化传播的前提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 .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需要
①继承传统,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
②立足现实,深入挖掘黄河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
③面向世界,积极对外进行黄河文化推广渗透
④经济唱戏,让黄河文化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 .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吸取了“治国有常用,而利民为本”“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中国古代仁政思想的精华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提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思想,这从一侧面说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作为发展的基础
②具有跨越古今和横贯中外的普遍强大生命力
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民族性和科学性
④是对优秀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习近平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情结,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使其成为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老根”,为世界上所有华人提供了“精神家园”,使之找到了自己的“基因”所在,有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让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7 . 作为一种民间自我教化的工具,家风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培育弘扬好家风,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发挥家风对社会和谐、民族复兴的积极作用,必须(     
①与时俱进,为家风注入时代精神             
②继承传统,恢复儒家文化的社会主导地位
③认同中华文化,全面传承家风             
④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 . 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入现在的歌词中。如方文山的《青花瓷》、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这种风格的创作说明
A.东西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
B.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
C.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实现作品的创新
D.传统文化因时而变,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农耕文明时代,无论是汉民族还是其他各民族,民间都有各种节日、祭祀等活动,但它们更多只是表现农民在“靠天吃饭”环境制约下,对保证农作物收获的一种祈愿。进入商业社会后,节日不知不觉成为城市人的“专属”,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渐行渐远。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正在淡化,树立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可以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从而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这个节日所包含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四个主题词,分别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既是悠久农耕文明的深厚积淀,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悠久农耕文明的深厚积淀,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
2019-10-02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月考(9月)政治试题
10 . 《百鸟朝凤》是流传于鲁、豫、皖等地的优秀民间唢呐曲,因曲中多有模仿鸟鸣之声,所以得名。电影《百鸟朝凤》讲述了一个新老两代唢呐艺人在面对传统艺术即将消亡以及传承民间技艺的故事,面对即将消逝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       )
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探索文化的统一                       
②挖掘民族文化内涵,传递人类人文情怀
③尊重社会历史现实,勇于放弃传统束缚                       
④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注入时代精神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