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3-14高三下·北京丰台·阶段练习
1 . 图中的汉字作画,将汉字结构和韵律的形式美与中国画的意境结合起来,独特的美感跃然纸上。汉字作画的成功在于

①遵循规律,效法古人 ②突出特色,营造妙境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④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近年来,文创产品成为景区盈利点。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蓬勃发展,由此延伸出的文化创意产品以文化内涵为设计灵感,突破对文化表层的简单复制,启发人们发现产品背后的历史、人文、风俗等基因,把景区特色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游客面前。文创产品
①作为文化载体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产物
②让传统文化以创新的形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③为景区发展提供不竭精神动力和强大智力支持
④把商业开发作为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关键抓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 某村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核雕技艺,建起雕刻艺术文化区,逐步将该村核雕艺术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目前,该村有超过300户从事核雕产业,每年收入超过3600万元,并带动周边村的2000多人就业。某班同学在调研该村发展路径的基础上,开展“以文化元素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主题研讨,下列最适合作为同学发言要点的有
①保护中华传统文化旨在实现其经济价值
②文化体制改革助推非遗项目产业化
③依托传统技艺传承中华民族灿烂文化
④发展文化产业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生态文明首次列入十大目标,“美丽中国”首次写入五年规划。“十三五”把生态环保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守住美丽中国的发展底线的突出位置,把能否“留得住蓝天,记得住乡愁”当成了衡量是否真正实现全面小康的尺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我们以深刻警示和启迪。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智慧,成为现代的天人合一观,即源于自然,顺其自然,益于自然,反哺自然,人类与自然共生、共处、共存。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绿色经济的华丽转身是大势所趋。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上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在“天人合一”智慧的基础上,强调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绿色发展的理念必将“领航”全面小康。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绿色发展理念与古代生态智慧的关系。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党为什么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3)保护生态环境体现着每个公民的文化素养,作为中学生,请你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保护环境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017-03-30更新 | 3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卷
5 . 由中央民族乐团历时六年筹划、三年磨练的创新剧目《印象·国乐》,运用传统工艺,通过舞美、灯光、影像等诸多现代技术手段复原了敦煌壁画中的千年古乐。该剧目在全国巡演之后,引发了观众强烈共鸣,让观众感受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民族音乐盛宴。《印象·国乐》的成功得益于
①复原并继承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②坚持了文化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③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用科学技术创新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6-12-12更新 | 126次组卷 | 4卷引用:2015届山东文登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政治试卷
2014·山东潍坊·二模
6 .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作出决定,自2014年始,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广西民族传统节日并放假两天。作出这一决定是基于(   
A.保持文化民族特色的需要
B.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需要
C.全面继承壮族文化的需要
D.展示壮族文明程度的需要
2016-11-26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二模考试文综政治试卷
7 . “拦街福”是温州特有的传统文化活动。今年的“拦街福”把传统民俗与现代城市流行元素相结合,把传统文化体验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赋予传统拦街福新的时代内涵。这表明
①文化生产力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②文化发展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6-11-26更新 | 220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10届高三二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2011·山东济南·一模
8 . 下列选项中“基础”一词用的正确的是( )
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实践是基础
②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世界性是基础
③文化的发展需要创新,继承是基础
④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政治是基础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②③④
2011-06-23更新 | 262次组卷 | 8卷引用:2011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教学质量调研(一模)政治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