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川剧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但近年来,日渐式微。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从业人员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二是缺乏优秀的戏剧本创作,内容老套。据此,为传承和弘扬川剧艺术,我们可以
①全面继承川剧艺术,推动其创新性发展
②让川剧艺术进校园,培养青年传承人才
③为川剧注入时代精神,创新川剧内容形式
④申报文化遗产,挖掘川剧的经济价值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汉景帝刘启第三子刘德,非常喜好儒学,但当时儒学还未成为正统,经过秦末的战争,典籍留存很少,读书人也是凤毛麟角,想恢复儒学谈何容易,刘德应时而起,将其毕生精力投入到了对中国文化古籍的收集与整理之中。

为了收集书籍,他不畏劳苦,身体力行,足迹遍布洛阳、山东、河北等地,他从民间所得之书有《诗》《左传》《周官》《礼记》等,多达几十种。他亲自参与了古籍的整理工作,重用名儒,广招著名学士,对所得之书进行研究、整理;刘德整理古籍的态度极为严谨,对残缺不全、字异文非和不同版本的古籍,必组织群儒进行研讨辨析、勘误订正、精心校理后,才整理成册。经过艰苦的校勘工作,刘德整理出诸如《诗》《书》等大批正本古籍,量上超过了当时国家藏书,对后来西汉治国理政的主导思想的确立产生重大影响。


(1)结合材料,依据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说明刘德收集整理古籍对我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何启示。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
(3)在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的今天,为什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请列举两条理由。
3 . 材料一   中国蚕桑文化已有4000多年历史,对中国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唐宋时期,四川南充市成为中国丝绸中心。据考证,张骞出使西域交流出去的丝绸产品,很多产自于南充市。近年来,该市深刻认识到做强丝绸产业需要打好丝绸文化这张牌。围绕建设丝绸文化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该市启动了丝绸文化产业主题园等项目建设。同时,伴随着高科技手段进入丝绸生产领域,该市不断挖掘和推介当地丝绸文化精华,使古老的丝绸制品不断焕发出更加炫丽的光彩,被推向东南亚、南亚经济圈,带动了该市旅游、商贸和文化大发展。
       材料二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首次提出网上丝绸之路建设优先行动。网上丝绸之路,是由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加强网络互联、信息互通所形成的多领域、多层次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经济带。建设网上丝绸之路,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破除各国信息壁垒,推进优质信息资源有序流动、优质信息服务共享共用,与数字全球化的大趋势高度契合,是推进各国全领域务实合作与共同繁荣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先方向。
(1)结合材料,分析南充市打好丝绸文化牌是如何体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
(2) 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探究南充市应如何建设网上丝绸之路振兴当地丝绸文化产业。
(3) 运用所学知识,请你为南充市振兴丝绸文化产业提出两条可行的建议。
2017-06-05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5月测试文综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开启了中国民法法典化的新时代。
       材料一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制定了民法通则,并先后出台继承法、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一系列民事单行法律。但在新的历史时期,时代提出了新课题,例如,人格尊严的维护、个人信息的保护、隐私的保护、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保护的强化等,我国的民法典必须回应信息时代、网络时代、高科技时代、共享经济时代的社会需求,在更大程度上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材料二   民法总则编撰过程中,尊重民事立法的历史延续性,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道德理念融入到民法总则中,让民法总则体现鲜明的民族高尚情操。在继承民法通则、民事单行法规的基础上,民法总则总结提炼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事立法和司法经验,还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抓住新的时代特征,例如,增加了保护胎儿利益的规定,对网络虚拟财产、数据信息等新型民事权利客体作出规定,这些都鲜明体现出立法以人为本的理念,彰显法律文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时代精神。
(1)结合材料一,运用“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的知识,分析我国民法典编撰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知识,分析民法总则的编撰过程。
(3)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开篇之作,在民法典中起统领性作用,下一步将编纂民法典各分编,请从哲学角度为我国民法典的编撰工作提两条方法论建议并简要说明。
5 .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记录了中国农村1975年前后那段贫穷而饱含理想的时光,由于剧情贴近时代情景,让“60后”的人身临其境,感动得潜然泪下。这说明,文化发展必须
A.共享先进文化,发挥大众传媒传播文化强大功能
B.立足社会实践,创造人民大众所喜爱的文化作品
C.继承传统文化,创作出注入时尚元素的文化作品
D.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6 .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这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说明了(          
①中医药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中医药学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            
④中医药学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7 . 2013年3月23日,绵阳市安县雎水镇举行了传统民俗活动——踩桥会,人们通过“踩桥”“丢药钱”“拜干爹”等形式为自己和家人祈福。2013年“踩桥会”上,主办方引入现代科技,加上了灯光、舞美等视觉效果,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使得这一古老节庆活动焕发新的光彩。这表明(  )
A.传统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元素就能焕发生机
C.先进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D.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赋予其时代的元素
2016-11-26更新 | 72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政治试卷
8 . 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旅游品牌。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   
①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16-11-26更新 | 1529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届四川省眉山市铧强中学高三考前热身政治试卷
9 . 亲友之间相互馈赠红包、寄予祝福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可现在,这一习俗却在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下悄然发生着变化——由腾讯公司和阿里集团等几大互联网公司主导的“抢红包”热潮席卷全国。这场全民参与的网络“红包暴雨”让传统红包黯然失色,也让春节年俗开始散发日渐浓郁的现代气息。这表明
①互联网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②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③新兴媒体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科技应用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元素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