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中医药发展目标: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实施中医药传承工程,不断弘扬当代中医药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加快智能装备、智能生产线研发,推动我国中药制造技术迈向高端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     
①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以文化促进科技发展,以科技支撑文化发展 
③促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与经济政治融合发展
④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推动传统中医药经典思想创新性发展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10-19更新 | 405次组卷 | 48卷引用: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冲刺适应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公布,为乡村建设指明方向。近些年,全国各地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全面落地,以乡村振兴推开共同富裕的大门。某校同学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研究学习,分析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请你参与其中。

【产业兴旺、生活富裕】

山东省烟台海阳市X镇地处海阳市西南部,南临黄海,夏季多大风,易受台风影响。跨海大桥,烟威青城际铁路和青海城际轻轨从这里穿境而过,是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前沿,烟台市区一体化发展的西南门户。

近年来,该地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响应发展特色农业的号召,并始终秉持原生态、无添加的经营理念,整合农业和旅游资源,带动了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深受广大顾客的信任与好评。以桑葚种植为例,当地采用高密度、低矮模式种植桑树,集种植、旅游采摘、餐饮、生产、销售为一体,桑葚种植面积上万亩。这不仅让该地有了“人气”,也让人民收获了“财气”,走出了一条别样的乡村振兴之路。


(1)结合材料,简述该地经营高密度、低矮模式桑葚种植园的经济考量。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该地是如何做到既有了“人气”,也有了“财气”的。
(3)近年来,该地区积极推广草莓等观光采摘农业。对此,有人表示支持:“地方产业发展不能单一化,且草莓的种植条件与桑葚颇为相似,加之原有的农旅融合模式也能为其推广创造有利条件。”有人提出异议:“当地缺乏草莓种植技术和经验,且草莓等观光农业在全国分布很广,吸引力较小,还会挤占桑葚种植面积,得不偿失。”你是否支持该地积极推广草莓等观光采摘农业,请结合材料并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你的理由。

【文化传承、生活幸福】

海阳大秧歌作为当地一大特色,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遍布海阳的十余处乡镇。据《海阳县志》记载海阳大秧歌已有560年的历史,其内容十分丰富,有打鱼狩猎、农田耕作、大夫行医,还有戏剧佳话、民间故事等。每年正月,当秧歌锣鼓一响,男女老少便蜂拥而至,争相观看。“没有秧歌不叫年”,已成为群众的一句口头禅。


(4)结合材料,并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谈谈你对“没有秧歌不叫年”的理解。

【治理有效、生活作主】

受历史因素影响,山东省的村规民约普遍存在粗泛不翔实不详细的情况,为此,山东省各地组织召开村规民约研讨会,帮助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全面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水平,发挥“小村规撬动大治理”示范引领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A村

顺应时代发展,立足村情,逐渐将禁赌禁酒、移风易俗、股情防控等事项纳入其中,每年都在不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用村规民约为基层社会治理铺路

B村

利用党员带头、干部作则、先进示范、群众督促等方式,践行村规民约的内容,让“村规民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C村

采取入户了解、设立意见箱等方式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并及时修改完善《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实施方案》,将乡村治理“软约束”变为“硬抓手”,进一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5)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概括“小村规撬动大治理”的实现路径。
(6)“孝老爱亲、好人好事加5分,不诚不孝、不勤不俭扣5分……所得积分可以兑换商品”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制度正在积极推广。请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制度是如何将乡村治理“软约束”变为“硬抓手”的。
2022-06-06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政治试题
3 . 莆田木雕是中国四大木雕流派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莆田木雕代表性传承人,林建军挖掘并恢复了莆田精微透雕技法,用自己的坚持和作品发声,让莆田精微透雕站上世界文化舞台,赢得了世界的喝彩。这表明(     
A.弘扬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发展B.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C.文化的价值唯传承而得以体现D.文化创新让文化充满生机活力
2022-06-0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4 .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推进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促进城市更新改造,助推老工业城市实现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转变,打造一批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活秀带”。推动“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转变(       
①利于丰富文化多样性和群众文化生活②旨在对工业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是为了创新我国工业文化的基本内涵④有利于我国工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1-17更新 | 370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卷政治试题(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首次采用8K超高清视频和“AI+VR裸眼3D演播室技术,使用“云”视频架起观众和演员之间的桥梁,以饱含审美、情思、哲理的文艺作品“春风化雨”般地讲好了中国故事,让广大观众感觉亲切、走心、正能量满、科技感十足。由此可见(     
①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②传统文化的发展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③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④推进文化创新需要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近期,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强调要培育乡村工匠,带动发展乡村特色手工业。完成下面小题。

1.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定汪村,设计师与村民一起运用布依蜡染、彩绣,设计制作了兼具民族风、现代感的背包挎包、儿童玩偶等,并在线上线下销售,受到人们欢迎。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葛家村,村民葛国青用48根镂空毛竹创作的、占地45平方米的大型竹艺灯“葛家之光”,成为“网红”打卡景观,促进了本村的文旅融合。乡村工匠的培育(     
①推动了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②加快了乡村文化与经济融合
③决定了乡村文化的发展方向④创新了乡村文化的基本内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一些投身社会实践的设计者重新认识到,村与民是共生关系,乡村传统手工艺恰恰是连接村与民的一根感情线、文化线。所以,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开始重新认识乡村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并将其与现代设计深度融合,促生新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体验,进而形成了一股主动兴村、持续兴村的力量,材料表明(     
①人们在首次实践中往往难以获得真理性认识
②认识只有变化了才能对实践发展起促进作用
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认识的源泉和方向
④认识观念的不断创新才能推动实践的创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5-2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1届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7 . 2021年春节,国家京剧院联手中国移动公司,运用5G超高清技术,演播了首部4K高清版的《龙凤呈祥》,把原汁原味的京剧演出线上奉献给广大观众,让中华传统戏曲在春节档刷新了“存在感”,也让国粹艺术“出圈”,开启了戏曲艺术与传播媒介的深度融合。这表明(       
①现代科技的使用不断丰富着传统文化的内涵
②信息技术推动着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推进传统文化创新要在内容上为其注入时代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罗吉尔·培根是13世纪欧洲最伟大的学者之一,也是近代实验小学精神的先驱。他先在牛津大学学习,后又到巴黎大学学习数年,博览群书、眼界开阔,再加上他的老师教给了他批判和怀疑的精神。这位才华横溢的青年人提出了那个时代从未出现过的独特的论断:人们之所以经常犯错误,有四个原因,一是对权威过于崇拜;二是囿于习惯;三是囿于偏见;四是对有限知识的自负。


(1)运用求索真理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罗吉尔·培根上述论断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2021-01-25更新 | 398次组卷 | 1卷引用:八省联考2021年1月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适应性测试政治试题
9 .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吸取了“治国有常用,而利民为本”“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中国古代仁政思想的精华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提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思想,这从一侧面说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作为发展的基础
②具有跨越古今和横贯中外的普遍强大生命力
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民族性和科学性
④是对优秀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