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0 道试题
1 . 习近平指出,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把握物质、精神和社会关系形态等因素,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这一重要论述(     
①倡导真实再现历史场景以深化国人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认知
②在展示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中增强中华文明的历史信度
③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指明了方向
④肯定了科技在文明探源系列研究项目中的关键支撑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24更新 | 359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2023届宜川县中学高三上学期一模政治试题
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     
①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②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④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9-06更新 | 852次组卷 | 3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政治试题
3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历史文化以各种方式保留在城市肌体里,沉淀为独特的记忆和标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保护它有利于(     
①保障城市文脉得到有效传承和大众认可
②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
③广大市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④丰富了文化景观,拓展文化视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河南卫视又出新篇了,《春分奇遇记》,不同于传统佳节时的至美大餐,二十四节气以更小而美、趣且新的戏剧样式来呈现。一位“节气先生”将贯穿全年,以古今人物“奇遇记”的形式,展开每一期的“一个节气,一段奇遇,一种情感,一首歌曲”。这一系列的操作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与追捧,同时节目也继续运用AI、XR等技术,丰富视觉呈现,讲述祭日、立蛋、吃春菜等节气传统民俗。河南卫视系列节目的推出(     
①彰显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意蕴,唤起古今共情
②不复刻传统,也不搬运历史,找到传统文化的传播密码
③继承传统,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在文化交流互鉴中,以时代精神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针灸是我国传统中医的重要内容,它是一种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理疗方式,具有改善血液循环、帮助消化、调节神经系统和改善心理的作用,随着我国中医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众开始对我国的针灸文化产生关注,甚至一度在网络走红,面对关注,许多中国网友借此呼吁“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我们要不断传承和发扬。材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我国的针灸文化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认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10更新 | 343次组卷 | 9卷引用:新疆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6 . 30年前,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曾为“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取名“灵境”。他认为,灵境技术可以扩展人脑的感知和人机结合的体验,使人如身临其境,而这个,“境”是虚的,我们传统文化正好有个表达这种情况的词——“灵境”。钱学森命名“灵境”(     
①非常生动地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彰显了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科学揭示了虚的“境”是意识作用的结果
④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现在,很多非遗技艺的用途范围大大缩小了,因为它们多属于特定的农耕时代。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一些技艺可能会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退出,但退出的可以是“形”,我们不能让内在的“魂”也随着社会的转型一起沉入历史的深处。这要求我们对待非遗技艺(     
①要全面地继承传统思想,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
②要根据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对其进行根本改造
③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要把蕴含其中的工匠精神和中华文脉传承下去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3-06-23更新 | 37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临沭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8 . 《越绝书》承载了先秦时期吴越地区社会历史的变迁,其间无数英雄人物、历史传奇,经过《典籍里的中国》创新演绎,引发关注狂飙,焕发全新的时代魅力。这表明了文化发展需要(     
A.不忘本来、吸收外来B.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C.取其精华、去其槽粕D.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9 .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不断弘扬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推动我国中药制造技术迈向高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促进我国中医药的发展,需要(     
①以文化促进科技发展,以科技支撑文化发展 
②促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与经济政治融合发展
③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23更新 | 305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H7教育共同体2023届高三下学期联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深潜,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这些科技成就、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离不开大国工匠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实干,刻印着能工巧匠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身影。一位位高技能人才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共同培育形成的工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匠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仔细、认真与执着;墨家弟子所提倡的“强力而行”的敬业精神;“庖丁解牛”所表达的“道技合一”的工作境界等等都是工匠精神的生动阐释。今天的中国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因此,国家必须凝聚社会共识,深入贯彻“职业无贵贱”的观念意识,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氛围,积极引导劳动者摒弃功利主义意识。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弘扬工匠精神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在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过程中应该如何传承工匠精神。
(3)“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目前,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办“青春·奋斗”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就此写一篇发言提纲,至少列出两个发言要点。
2022-04-23更新 | 3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