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6月,新华社、人民日报先后刊发“宣言”署名文章《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以下为文章摘选:

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走进江苏常州的瞿秋白纪念馆,“我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誓言格外醒目。

中国共产党这个百折不回的寻路者、大勇无畏的开路人,面对种种考验、重重难关,以愚公移山的坚定、精卫填海的奉献,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险峻而壮丽、艰辛而宽广的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100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百年峥嵘岁月,无论弱小还是强大,无论处于高潮还是遭遇挫折,中国共产党从未动摇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和论断,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时代性贡献,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五百年来,人类追求社会主义的路途上,有鲜花芬芳,也有荆棘密布。一百年来,中国人追求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闪耀着光荣和梦想,也充满着奋斗和牺牲,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未退却、从未动摇。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材料二   以画为体,以史为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陈出新、向史面新,打造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节目从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遴选出最具代表性的美术经典作品;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傅抱石与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如同历史之镜,照见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走过的苦难辉煌;综合了动画示意等多元表现手法,党史专家与美术史专家展开“双线”讲述,带领观众从美术经典之中,看到信仰之美,在历史细节中探寻初心使命,节目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融合。该节目融媒体用户总触达人次达3.38亿,掀起一股“红色经典热”。


(1)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是如何做到向史面新的。
(3)“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和论断,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时代性贡献,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请你再列举两条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或论断。
2021-12-07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历牛年大年初一,《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它凭借独特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在国内外迅速引发对中华文化的现象级传播。

节目聚焦中华典籍中《尚书》《论语》《孙子兵法》《辞》《史记》等流传千古、享誉中外的经典名篇,突出戏剧化结构、影视化表达,从适合电视呈现的诉求出发,综合运用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技术手段,完成戏剧表演在电视节目中的电影级呈现。主创团队前后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酝酿、打磨,对典籍进行通俗化、生动化、艺术化的“电视转码”,把古籍变成观众可感知且可共情的作品,第一期节目《尚书》共咨询了65位相关专家,查询了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整理了几百万字的资料,剧本前后修改了53个版本,将专业精神体现在了每一个细节。


《典籍里的中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3 . 《浮生六记》原是清代苏州文人沈复的自传体散文,记叙的是沈复和妻子芸娘充满烟火气的日常生活。昆曲是综合了戏剧、文学、服装、音乐等门类的古老东方艺术。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和世界文化遗产沧浪亭的园林景观创新结合,突破了传统戏剧的观演形式,让观众置身于演出实景之中,随着剧情的推进,跟随演员穿行在园林的亭轩廊窗间,且听且行、且坐且立。这一浸入式表演形式,自2018年8月首演以来,没有任何的宣传投入,只是靠着昆曲迷们在朋友圈的“圈粉”而悄然走红。


运用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悄然走红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折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

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

(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1)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就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出三条建议。
2020-10-11更新 | 245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西省万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设“美丽中国”, 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的战略部署。

保护古村落和乡村的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某县W村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村里的民居大都是有着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许多民居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列。 前几年村里要改造,村民在“全拆重建”和“修旧如旧”两种方案选择上发生争执。经过多方论证与努力,最后选定“修旧如旧”的改造方案,修建后的W村民居基本保持了传统的风格。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W村选定“修旧如旧”的改造方案,保持传统的民居风格的道理。
2019-12-0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宜丰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

6 . 丝绸,曾经作为“硬通货”成为中国文化远播全世界最好的名片。在北京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采用传统真丝面料宋锦制作的“新中装”精彩出镜,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中国传统元素向世界绽放光彩。“中”代表的是中国的传统和文明。融合中国历代经典款式、工艺和色彩,而传统纹样海水江崖纹,主要代表山水相连、绵延不绝,与21个APEC经济体命运相连的精神相匹配。“新”代表的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采用创新款式、电脑提花织机和中西结合的剪裁方式,在表达中国意蕴的前提下,使其更为合体、舒适。“礼”代表的是中国礼仪文化。APEC会议是一个重要的多边外交场合,领导人服饰,传达了“多元美好、开放包容”的理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新中装”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的原因。
7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T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但与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面临发展的困境。该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已经走出了三大步。一是淘汰落后产能并陆续将成规模但污染较大的企业迁出市中心区,以改善城市环境,造福家乡人民;第二,通过对迁建企业的整体规划、科学设计,借机完成了产业升级、技术升级,在异地逐步建成更先进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企业。第三,针对境内有几个堪称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的传统工业企业的优势,保留并改造具有历史价值、文物价值的老厂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几个以博物馆展示、文化创意、工业旅游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材料二 在T市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中,对老厂房和旧仓库的利用存在两个方面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是一种人生体验,是一种生活记忆。老厂房和旧仓库也是城市丈脉的一部分,它们往往承载着老企业的文化和精神,在对其改造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时,要“修旧如旧”,使之成为凝固的“文化”。另一种观点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新,靠创意和知识元素,形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因此要引入现代元素“修旧如新”,开辟新的途径、新的空间,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结合材料一,说明T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步走”是如何体现从实际出发的。
(2)你赞成材料二中的哪种观点?请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阐明理由。
(3)请为T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两点建议。
2016-11-26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6届江西宜春市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