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油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一个很小的视角,反映出伟大变革时期一个生动感人的场景: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不久的早春季节,在正阳门小广场,一位“军管会”女兵在教小朋友们学唱“解放区的流行歌曲”。这一场景及情节源于油画创作者张京生的亲身经历。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艺术创作必须依托于对生活的认知和感悟
②艺术家的心境与思想是油画创作的源泉
③优秀艺术作品能反映出人民心声和时代风貌
④艺术创作与欣赏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文化素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中国的动漫产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漫崛起之路。近几年,国产动漫热度不断增高,无论是唯美中国风的《大鱼海棠》、酷炫特技的《大圣归来》,还是2019年票房口碑创新高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都预示着国产动漫的崛起。而这背后,国内动画技术的革新,带来了与好莱坞动画一样较好的影院视觉体验。国漫作品,一方面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用经典故事形象诠释主题思想,将经典故事放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改写,契合时代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实现了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另一方面渗透了人文色彩,注重于亲情、友情、爱情的生动刻画,更重要的以当代中国人的视角提出主流价值观。国漫发展,让观众获得了全新的生活体验,也助推了国产动漫的强势回归。

国漫发展虽呈现出一派良好势头,但与享誉全球的“漫威英雄”“迪士尼公主”相比还不够强势。但不可否认,“国漫崛起”的大旗一直在我国接力传递,国漫后续的发展需要匠心和耐心,更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去传承和坚守。


(1)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国产动漫的崛起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2)有人提出:“国漫真的崛起了吗?”请运用“事物发展趋势”的知识,对此疑虑加以评析。
(3)创新是动漫产业的生命。请你为推动我国动漫实现创新性发展提出两条政策建议。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故宫博物院拥有近600年历史、规模宏大的宫服群、186万余件藏品,是名副其实的传统文化宝库。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面向公众征集文化产品创意,把具有历史特色的丰富文化资源提炼出来,创作出手机壳、紫砂壶等文创产品,让高冷严肃的宫廷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成为网红。经过三年多努力,故宫博物院建成全世界博物馆中最强大的数字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随时随地浏览故宫文物的信息。2019年故宫博物院举办的“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通过文物展览、实景搭建、虚拟现实体验等多种方式,让人们全方位、沉浸式地感受宫廷年俗和传统节庆文化。

此外,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展已经走进比利时的布鲁塞尔、韩国的首尔、澳大利亚的悉尼等地,让全世界人民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探究故宫博物院是如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红的。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央电视台创作的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播出后,引发全 社会热情点赞。节目以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 为切入点,精心设计“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六个环节。生动的形式、易懂的表达,为“高大上”的精神赋予接地气的载体。如“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典故,解读了“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决定着执政党的生死存亡”等重要论述,显示了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人民”这两个字的分量。古老的仁政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实现了完美结合。古韵新风传遍千家万户。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平“语”近人》引发全社会热情点赞的原因。
(2)无论是电视,还是剧场,“叫座”的节目一定是“叫好”的节目,因此收视率是衡量节目优劣的关键所在。请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的知识,谈一谈对如上观点的认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济贫困往往伴随着精神贫困、文化贫困的发生,搞好文化扶贫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一:山西省W县是处于太行山军命老区的贫困县,革命战争年代,先烈们用热血铸就的追求梦想、顽强奋斗、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具有穿越时空的不朽魅力,对于老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仍发挥着巨大的激励和凝聚作用。在扶贫攻坚中,该县针对一些贫困户安于贫困、消极无为、得过且过的思想状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弘场先烈精神,为贫困群众壮骨补钙。全县开展“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助力脱贫攻坚”系列活动,将宣传先烈精神和扶贫实践相结合,将学习革命英烈和学习致富模范相结合,将传承红色文化和产业发展相结合。经过不懈努力,形成了“我脱贫我光荣”的舆论氛围,贫困群众争先悉后致力脱贫,创造美好生活。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知识,分析先烈精神在脱贫攻坚中所彰显的巨大价值。

材料二:以文化民生为着力点,山东省Y县突出文化“育民、惠民、乐民、富民”主题,深入推进文化大市强市建设。突出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以魂强体、以德润人、以神聚力,努力实现“文化育民”;抓好大型文化设施的建设、完善和运营,推动公共太化资源、文化服务向贫困村寨倾抖,努力实现“文化惠民”;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坚持“专”“群”结合、“还”“种”结合、“乐”“教”结合,努力实现“文化乐民”;突破性发展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现代传煤、动漫创意、文化演艺、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抓好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努力实现“文化富民”。


(2)结合材料二和《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了县发展文化民生的重大意义。
(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请你就做好智力扶贫工作向政府提出两条建议。
2019-05-22更新 | 27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新华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统练(一模)政治试题
6 . 一座城市,最美的风景是人;文明美好,始于点滴积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福州,将历久弥新的文化基因与文明创建有机结合。“有福之州,书香满城”读书月活动持续开展13年,参与人数超过800万人次,成为文明福州的响亮品牌。传统节日“拗九节”已举办14届。各级部门精心组织,各类志愿服务小分队深入社区村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自发参与……越办越旺的“拗九节”使孝老爱亲的情愫从家庭洋溢到乡亲间、从族群温暖到全社会。“高考爱心直通车”活动连续举办12届、爱心茶摊活动连续举办10届、“福州好人大家评”连续举办7届……驰而不息、人人参与,有福之州的文明根基越发厚重。


(1)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福州在推进城市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材料二近日,《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注重公共场所举止言谈的文明、摒弃殡葬和祭扫陋习、自觉维护交通秩序、文明养犬、爱护文物、抵制网络谣言和不良信息、做好诚信经营和文明服务、倡导简约适度和绿色低碳……这一条例涵盖了城市文明的方方面面。


(2)请你从该条例涵盖的内容中选择某一方面,围绕“人人小举动,共建大文明”的主题,运用两条思想政治所学原理进行论证。两条原理应来自不同模块。
2019-05-20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7 . 获得“改革先锋”称号的已故著名作家路遥曾深入陕西铜川煤矿体验生活并研读了大量中外名著和地方志,最终完成了反映中国城乡社会历史变迁的名作《平凡的世界》,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到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这说明
①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文艺工作者要以人民为中心
③优秀文学作品能够塑造人生
④文艺创作要为经济建设服务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谈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还是在国际场合阐明中国的原则、观点、立场,或是在基层和干部群众倾心交谈,经常会引用一些中国经史典籍当中的华章佳句。他不仅对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精准的阐释,而且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闪烁着新时代的思想光芒。而这些华章佳句,又和习近平总书记朴素的大众化的语言,鲜活地融合在了一起,真正实现了让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在广大老百姓中反响强烈,掀起全民学经典的新高潮。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更好传承传统文化。
2019-03-24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天津市滨海新区2019届高三七校联考政治试题
9 . 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与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1-30更新 | 2699次组卷 | 89卷引用:天津市四合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18年5月7日,“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网络主题活动第一站在西藏拉萨启动。33名记者在西藏自治区采访,以典型人物典型事迹为着力点,小故事讲大道理,小视角反映大主题,小切口突出新时代,用真情写出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接地气、飘糌粑香和冒酥油味的新闻作品。这是基于
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②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要反映社会生活
③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④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