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一论断强调的是(     
①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②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
③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
④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17更新 | 743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2 . 广东首部非遗主题微电影《鹤无双》上映,该剧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灶鹤舞为题材,讲述了爷孙两间的鹤舞传承故事,将历史与个人、文化与亲情、传承与创新等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②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④文艺创作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10-24更新 | 100次组卷 | 6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临沂一中高二上期中考试政治卷
3 .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希望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自觉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这说明(       
①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是人民的文艺
②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
③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是文化创造和社会实践的主体
④不负时代召唤,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藏,是为了存,也是为了传,这个传,不仅是传诸后世,也是传诸众人、无论是历史文物还是经典文本,最珍贵的莫过于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倘若不能被更多人欣赏,研究、传承,也就很难实现“价值外溢”,更谈不上价值增值。故宫打开《千里江山图》的卷轴,中国美术馆展示徐悲鸿的“奔马”与“战马”,国家典籍博物馆将鲁迅生前收藏的大量中外美术类书籍整理陈列。在不同场地、以适宜的方式择精品而展,成了打开文化的一种共同选择。只有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让越来越多的经典和文物走近人们、走进生活,才能使传统文化“活起来”、涵养出真正的文化自信。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中华经典和文物涵养出我们真正的文化自信?
(2)请为传统文化“活起来”写一条宣传标语。
2020-02-0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来,国产片@《战狼2》打破以往主旋律电影高大上的表现模式,用青春热血的温度将英雄还原成鲜活的个人。影片以中国海外撤侨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中国退伍军人冷锋在非洲战乱地区不顾个人安危营救同胞和异国难民的英雄故事。影片用热血忠诚续写英雄篇章,展示了中国军人的刚强与血性、家国情怀和赤胆忠诚,弘扬了责任担当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该影片契合了现在的社会文化心理需求,成为中国崛起的时代隐喻,也是中国梦的集体表达。
大国崛起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需要文艺形式来表现。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1)结合材料,从中华民族精神角度,分析影片《战狼2》所展示出的中国军人的精神和情怀。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文艺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理由。
6 . 人民是文化创作的基础,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这启示我们要
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化成果
尊重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文化创作中的主体作用
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着眼于人民的文化需求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7 .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伟大事业呼唤伟大文艺。当前,我国文艺创作有“高原”缺“高峰”,有“数量”缺“质量”,缺乏创意的跟风创作、追求形式的空心创作等浮躁倾向依然存在。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走向“高峰”,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①在创新的基础上继承,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接
②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蕴藏在群众中的创造活力
③聚焦时代主露,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
④沉下心来,在超越现实生活中创造更多的精品力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10月3日,中共中央出台《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强调: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紧跟时代发展,把握人民对文艺作品质量、品位、风格等的期盼,创作生产更多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推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然而,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十分复杂,巩固思想文化阵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紧迫;在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文艺领域还存在价值扭曲、浮躁粗俗、娱乐至上、唯市场化等问题,价值引领的任务艰巨迫切。文艺环境、业态、格局深刻调整,创作、传播、消费深刻变化,新的文艺组织和文艺群体大量出现,引导、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手段方法亟须改革创新。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加以说明。
(2)请为文艺工作者多出好作品提出两条建议。
2017-02-0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临沂一中高二上期中考试政治卷
12-13高二上·吉林·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国家主席胡锦涛说:“一切进步文艺,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这充分说明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③文化创新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④文化创新最终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16-11-26更新 | 991次组卷 | 5卷引用:2012-2013学年山东临沂高二课程实施水平阶段性期中质量调研政治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