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文化创新的主体是(   )
A.科学家B.人民群众C.领袖人物D.知识分子
2 .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保证。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立足社会实践
③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干世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创新要立足社会实践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③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趋同
④文化创新只需注重经济效益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9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4 . 火爆春节档的电影《流浪地球》以超过46亿的票房,成为国产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在海内外赢得一致好评。人民日报发文评论:今天的中国科幻文艺创作,既有改革开放40年科技巨大进步这一“巨人的肩膀”,又有着公众不断增强的科学向往这一“深厚的土壤”,中国科幻人、电影人有能力也有责任抓住机遇,为世界的科幻文艺创作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经验、中国故事,拓展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空间。由此可知
①离开了科技创新,文化就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②科技影响着文化形态的更替,是民族文化繁荣的重要保证
③文艺工作者作为文化创新的主体,为实现文化繁荣应不忘初心
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国文化的发展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这说明(     
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创造的主体是广大农民
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D.文化现象无时不有
6 . 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这一论断强调了文艺创造(       
①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要坚持以文艺工作者为主体
③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④要以社会实践为源泉和动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近年来,政策扶持激发了全国范围内特色小镇的建设热潮。但在发展过程中,特色小镇规划和建设同质性严重,特色元素体现不突出,照抄照搬浙江经验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审美疲劳。“特色小镇无特色”说明文化创新(       
①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要坚持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
③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④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0-06-07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A卷)(安陆一中、大悟一中、孝昌一中、应城一中、汉川一中)
8 . 作为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工作者应自觉投身于社会实践,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
2018-08-02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卷
9 . 文化创造的主体是文化工作者。(     )
2023-05-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学案
10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
【答案】正确
【解析】
2018-07-16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4月浙江省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政治试卷(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