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这说明(     
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创造的主体是广大农民
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D.文化现象无时不有
2 . 近年来,政策扶持激发了全国范围内特色小镇的建设热潮。但在发展过程中,特色小镇规划和建设同质性严重,特色元素体现不突出,照抄照搬浙江经验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审美疲劳。“特色小镇无特色”说明文化创新(       
①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要坚持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
③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④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0-06-07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A卷)(安陆一中、大悟一中、孝昌一中、应城一中、汉川一中)
3 . 火爆春节档的电影《流浪地球》以超过46亿的票房,成为国产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在海内外赢得一致好评。人民日报发文评论:今天的中国科幻文艺创作,既有改革开放40年科技巨大进步这一“巨人的肩膀”,又有着公众不断增强的科学向往这一“深厚的土壤”,中国科幻人、电影人有能力也有责任抓住机遇,为世界的科幻文艺创作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经验、中国故事,拓展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空间。由此可知
①离开了科技创新,文化就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②科技影响着文化形态的更替,是民族文化繁荣的重要保证
③文艺工作者作为文化创新的主体,为实现文化繁荣应不忘初心
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国文化的发展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4 . 国家领导人在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座谈会指出,我们要坚守文艺理想、坚持文艺品位,秉持人民情怀、植根生活沃土,使文艺创作获得旺盛的生命力。这一要求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创新要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   
②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④文艺创作要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来源:学#科#网Z#X#X#K]
2018-10-1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政治(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作为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工作者应自觉投身于社会实践,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
2018-08-02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卷
6 .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干世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创新要立足社会实践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③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趋同
④文化创新只需注重经济效益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7 .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公布,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是因为
①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决定着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命运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实践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源泉
③群众的喜好决定着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思路
④反映人民群众生活与实践的文艺形式与风格是统一的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习近平对“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是
①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         
④文化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2017-04-1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