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原创)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7年4月底,反腐大戏《人民的名义》已接近尾声,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人民的名义》是一部海内外都热的电视连续剧,也许海外比国内还热,好像多数人都看了或正在看。任何现实作品都不能离开客观现实。《人民的名义》这部作品的难得之处就在于,没有回避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矛盾,让普通观众通过艺术作品深刻地感受到腐败对社会的危害性。
有些人感叹主人翁的悲欢离合,有些人痛恨腐败分子贪得无厌,有些人赞赏演员的精彩演技,有些人则表大义于微言,认为它充分体现出中国身份社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反腐败不可能一蹴而就,反腐败过程需要全民的参与。让人们自觉地拿起法律武器,主动与犯罪分子作斗争,从而使犯罪分子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也就是说,反腐败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原则,必须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对文艺创作者的启示。
(2)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人们对“反腐败过程需要全民的参与”的认识。
(3)某校举办以“创作文艺精品”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就这一活动写出两条宣传标语。(每条10——20字)
2018-06-1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政治综合训练1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党的十九大强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文化是人民实践的创造物,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人民对自己创造的文化的信念与信心,这种自信的获取取决于人民主体的发挥,这种自信的彰显也要通过人民来实现。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于内主要表现为人民对中华文化创造力的灵活运用;于外则表现为中国人民“不拒众流”“海纳百川”的包容姿态,以及积极“走出去”等具体行动。可见,文化自信,归根到底是要通过人民来实现。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文化自信也将不复存在。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全会对全党全国人民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全会认为,我国宪法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这是我国宪法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一条基本规律。关于宪法的修改,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由宪法及时确认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我国各项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更加统一、信心更加坚定、行动更加有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文化自信也将不复存在”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知识,分析我国宪法要及时确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国指导思想的原因。
(3)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守法学法用法必须落实到行动中。请写出两条你的行动计划。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解决文艺为谁服务的问题,我国的文艺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获得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文艺工作者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沾染上了铜臭气,当了赚钱的奴隶,在文艺创作中,把低俗当成通俗,把欲望当成希望,过度放大文艺作品的娱乐功能,作品创作追逐猎奇、媚俗甚至“重口味”, 并冠以“创新”。 这样的作品不仅不能激发力量、砥砺精神,反而会消磨意志、诱人向下,追求低级趣味,产生的是负能量。
习近平强调:“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知识,对出现文艺低俗现象的原因加以剖析。
(2)结合材料和文化创新的知识,探究我国如何促进文艺实现真正的创新。
(3)面对低俗文艺现象的存在请教如何拒绝文化污染,对自己提出两条要求。
2017-03-1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河北省百校联盟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12-13高二上·山东威海·期末
4 . 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五部门召扦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该项活动在垒社会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头活水。大批新闻工作者走向田间地头,到学校厂矿,远涉边疆山寨,“一头汗两腿泥,拉近与群众距离。植根火热生活,书写时代篇章”。一篇篇生动清新的文字稿件,一段段引人人胜的广播电视节目,讴歌了群众创造,反映出时代风貌,回应了社会关切,人民群众拍手叫好。
新闻战线文化创新为什么强调“走基层”?
2016-11-21更新 | 95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问题
材料一 江南福地常熟,孝爱文化源远流长。如今,常熟将古代孝文化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有机融合,涌现了全国道德模范常德盛、江苏省道德模范钱月宝、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薛馥华等一批道德标兵。百万新老常熟人延续、传承的孝道,历久弥坚。
材料二 在常熟,孝爱文化已不限于某一特定群体。通过开展全民参与的“学孝星·选孝星·当孝星”活动,一个个孝星典型被挖掘、选树和宣传。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传承孝爱文化为什么强调全民参与。
材料二 十八岁意味着青春和自立,意味着责任和使命。某中学高二年级同学以“我们是‘90后’”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认识自我】
对于“90后”的评价,大家莫衷一是:有人认为,“90后”是“温室长大的一代”、“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一代不如一代;有人认为,“90后”是“有爱心的一代”、“有担当的一代”、“可敬的一代”,一代牛过一代;还有人认为,对“90后’’的认识不能标签化……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我们要正确审视自己。
【青春誓言】
在学校举行的成人仪式上,l8岁的同学们欢聚一堂,在老师、家长、知名校友和各级领导的祝福下,向青春致礼,立下神圣誓言:“我已长大成人,永远做祖国忠诚的儿女,从今天开始,我以诚心对他人,以孝心对父母,以热心对社会,以忠心对国家!提高修养,增长才干。天地为鉴,国旗为证,十八而志,青春万岁!”。铮铮誓言蕴含了我们青年学子对崇高理想的追求,更是我们 “90后”学子的行动指南!
(2)请联系实际,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应怎样正确认识自我。并结合上述材料,从哲学角度为塑造“90后”形象,拿出你的个人行动方案,至少写出两条行动措施,并分析其哲学依据。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据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800万吨,价值2000亿元,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时下,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的“光盘”运动正在兴起,
一些普通公众、餐饮业者、公益组织参与其中。拒绝“剩宴”提倡“光盘”成为更多人的共识。随着更多人加入,涓涓细流必能汇成珍视资源、反对浪费的潮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
(3)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拒绝‘剩宴’提倡‘光盘’行动”的认识。
2014-07-22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内部测试政治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材料一 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天津市将继承传统文化脉络,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重视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保护,推进“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计划”;鼓励各界人士参与天津市民间文学、曲艺、传统戏剧、传统手工技艺、民俗等的保护与传承;将生态文化知识和生态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提高市民的的生态文化素养。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依据材料一,说明天津市是如何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
材料二 2013年春节期间,延续上千年的燃放烟花爆竹习俗因为一场旷日持久且影响范围甚广的雾霾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新浪微博发起的“持续雾霾是否该禁放鞭炮”话题引发 500多万条讨论:一种观点认为“应该禁放,燃放烟花爆竹会加重污染、增加安全事故”,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不应禁放,不放鞭炮,就没了年味儿”。
(2)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说出两点理论依据。
2014-05-20更新 | 128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补充测试政治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