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2023年,一批优质电视节目火爆荧屏,《2023中国诗词大会》、《古韵新声》、《锵锵行天下第三季》、《诗画中国》、《经典永流传正青春》等节目,在新理念、新技术加持下,凸显传统文化悠长底蕴,用文化精品让观众与先贤之间实现沟通与互联,由此可见(     
①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因继承而丰富多彩
②文艺工作者作为文化发展的主体要不断创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文艺创新要坚定中华文化立场,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④文艺创作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08更新 | 903次组卷 | 2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     )
①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开展文艺创作
②加强理论武装,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③发挥文化创作主体的作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7-12更新 | 131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BEST合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3 .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伟大的作品一定是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最深刻把握的作品。史诗是人民创造的,不论多么宏大的创作,多么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须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这说明(     
①揭示人类命运和民族前途是文艺工作者的追求
②反映国家和民族命运是文艺创作的根本目的
③文艺创作应遵循自身规律,发掘本民族优秀文化
④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6-24更新 | 172次组卷 | 3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4 . “无论您的五官会跳舞还是脖子会唱歌,只要您肯秀出绝活,就有机会登上《我要上春晚》的舞台。只要您身怀才艺,富有创意,拥有梦想,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这则“开门办春晚”的广告内容,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强调了(  )
A.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C.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D.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上新了·故宫》是故宫出品的首档电视节目,以综艺节目的形式亮相,通过“猫”的视角以活泼的口吻讲述故宫历史,并与顶尖跨界设计师联手打造文化创意衍生品,不仅引发观众的热议,还带动了文创产品的热销。这一做法(     
①以现代传播手段为依托,扩大文化影响
②以文化产品开发为目的,拉动经济增长
③以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焕发文化活力
④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满足群众需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6-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BEST合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6 .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的创作全景式呈现战争细节,但不渲染战争血腥场面;尊重生命,同时尊重信仰,尊重把一切献给祖国和人民的人;不回避战争的艰苦,但更重视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观众誉为“2021首部爆款剧目”。这表明(       
①文艺创作的成功取决于对时代的如实刻画
②群众喜闻乐见是评价艺术价值的客观标准
③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最有价值
④文化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年轻人喜欢什么,我们就给他们献上什么”,故宫负责人这样分享“故宫正青春”的理念。但服务年轻人,绝不只是“老爷爷卖萌”,而更要深入研究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社交互动功能,吸引青年一代参与到相关产业的生产中来,这样文博、文创事业才有了新的源头活水。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③文化的传承必须与流行文化深度融合
④文化创新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021-02-26更新 | 256次组卷 | 39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8 .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在尝试着解释人们生活中那些普遍而重大的体验,从而带给人们关于这个世界的真实理解和感受。对现实生活的逼真解释是一切优秀文学作品的特征,也是艺术的使命、责任和追求。优秀文学作品的出现离不开作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更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这表明(  )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源于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③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0-1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德惠市九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实验中学、前郭五中等)
9 . 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果。《诗经》《论语》《塔木德》《一千零一夜》《聚俱吠陀》《源氏物话》等名篇经典,楔形文字、地图、玻璃、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木等发明……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和谐共生、交相辉映,记录了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①文化的多样性来自社会生产生活的丰富性
②历史积淀的厚度是衡量文化先进程度的尺度
③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规定了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7-08更新 | 9493次组卷 | 10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10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10 .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网络文化。这说明(  )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D.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社会实践
2020-04-23更新 | 78次组卷 | 2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高二政治试题(理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