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山东滨州·期末

1 . 热播剧《大考》以安徽某地疫情、洪灾后为高三学生高考保驾护航为背景,彰显全社会在特殊时期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时代精神,是电视剧主题创作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大考》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让百姓站在舞台中央,展现在这场“大考”中普通人的成长,让观众在接地气的故事中产生了共情和共鸣。这表明该剧(     
①倾听时代足音,让观众汲取精神力量,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获得感
②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充分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④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该剧的主创团队坚持化“真”为“美”,真正扎根生活、以现实主义之力直击人物心灵;同时经过艺术化的熔铸与再造,合理设计戏剧冲突,升腾出人物的浪漫主义情怀之美。这说明(     
①现实与艺术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艺术作品以现实生活为源泉,是对其的客观反映
③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创造出符合观众需要的作品
④艺术创作是艺术美学与人民群众生活的有机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1-11更新 | 11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一模政治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2 . 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共展出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等类型在内的400余件作品。展览作品主题涉及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脱贫攻坚、生态文明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作品以“小视角”描绘“大时代”,深深触动了观众。作品的成功得益于(     )
①作品创作要坚守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②作品创作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③作品创作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作品创作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展现了时代风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对新发展阶段的文化建设做出战略部署,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激发产业活力,以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此,国家应当(     
①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引导
②以市场为导向,生产和提供更多高水平的文化产品
③坚持社会效益放首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④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乌合麒麟,一名有责任担当的爱国漫画师,因发布具有强大冲击力和话题性的时政画作为人所知,其主要作品有《致莫里森》《敬呼吸》《白宫粉刷匠》《BloodCottonInitiative》《G7》等。2021年5月23日发布新作“缅怀袁隆平”,画的是老先生说过的梦里的样子,画作让人不禁潸然泪下纷纷为其强大的感染力所折服。这启示我们应(     

①扎根文化创新的源泉,回应社会实践的需求
②增强文化创造的活力,创新文化的表达方式
③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
④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立足群众的精神需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文学大家叶圣陶先生在谈创作体验时曾提到:写文章就是生活本身,车间码头工人、乡野田亩农人都能写文章,因为他们各有各的生活。文章若是溪流,生活则是泉源,泉源丰盈,溪水长流。叶氏后人延续先生家学文脉,在文学创作中保持质朴文风。这启迪人们(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根本途径,文学创作要如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坚持文学创作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③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敬业
④文艺工作者要发现和思考生活中的真善美,让作品绽放生活的光芒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1-04更新 | 10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第二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6 .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网络文化。这说明(  )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D.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社会实践
2020-04-23更新 | 78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济南市平阴一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卷
7 .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上,新创歌曲《我的绿水青山》《奋斗吧中华儿女》等生动描绘了新时代的新气象,情感浓厚,富有感染力。艺术家们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这表明
①社会实践要服务于文艺创作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③文艺创作的灵感来自社会实践④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3-1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习质量评估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近年来,一批反映创新创业、精准脱贫、志愿支教、邻里关系、好人好事等主题的文艺作品脱颖而出。文艺作品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文化能够促进时代快速发展
③深入生活才能更好地书写时代变迁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会理解。”某地依托互联网搭建的虚拟博物馆,让静态文物“活”了起来,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其魅力,省时省钱省力,还能享受到气动性极强的沉浸式体验。这一做法体现的道理是
A.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C.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D.大众传媒完全超越时空的局限,成为文化传播的手段
2019-12-1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等级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18年5月7日,“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网络主题活动第一站在西藏拉萨启动。33名记者在西藏自治区采访,以典型人物典型事迹为着力点,小故事讲大道理,小视角反映大主题,小切口突出新时代,用真情写出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接地气、飘糌粑香和冒酥油味的新闻作品。这是基于
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②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要反映社会生活
③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④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