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2019年9月25日,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启用。外形宛如金色风凰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主航站楼立足机场实际运用的需求,能够提供约80个近机位,让更多旅客可以从廊桥直接登机,航站楼中心离最远机位只600米,步行时间不超过8分钟,兼具功能性和艺术性。主航站楼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经典建筑元素,它继承了现代机场的所有的优点,同时也解决了传统的问题,在美学上非常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从航站楼的整体结构设计上看,行云流水般的曲线形成18万平方米的自由曲面屋顶,塑造了“风凰展翅”的惊艳造型。位于五指廊端部的外部“空中花园”分别以丝园、茶园、瓷园、田园和中国园为主题,呼应“丝绸之路”,为旅客带来中国园林式的候机体验。同时在设计中也体现了法国ADPIngenierie建筑事务所和扎哈·哈迪德(ZahaHadid)工作室的设计理念,创造了世界上唯一一座“双进双出”航站楼。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对大兴国际机场主航站楼的设计进行分析。

2 .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打造了许多精品节目。大型人文艺术类节目《信中国》是中央电视台2018年推出的开年大片,节目每季精选一个书信主题,由著名演员以及观众熟知和喜爱的各界文艺工作者等来念读书信,由主持人讲述书信背后的真实故事,节目使用最新舞台科技,营造出电影化的节目效果,让观众为书信中的情感而感动,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做到了对价值观与社会现实的双层关照,其“票房”价值惊人。

张超是《信中国》第四期节目主人翁。2016年4月27日,张超在训练时驾驶的歼-15战机突发电传故障,他为了保住战机而错过了最佳跳伞时间,不幸壮烈牺牲。2016年11月,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追授海军一级飞行员张超“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荣誉称号。命令指出,张超同志矢志强军报国,倾力精武强能,勇于攻坚克难,坚守高尚品德,在每个岗位都拔尖过硬,先后数十次完成重大任务。张超有三次机会可以选择没有危险的岗位,但他认为:再大的风险,只要祖国、人民需要我们去飞,我们就要上。正是像张超一样可爱的人民解放军战士,无私奉献,保家卫国,才有现在国家的国泰民安,人民的安居乐业。

《信中国》是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2021-09-29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3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作家欧阳黔森坚持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你写的东西,老百姓一看,那不是我们的生活,大家自然不感兴趣。”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始终坚持面向社会、关注生活。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是他去的最多的地方,也是他创作的重要题材。编剧王丽萍说:“生活永远是最好的老师,一名编剧只有用心去品尝生活的味道,酸甜苦辣才能跃然纸上,或咸或淡才能活色生香。”只有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新时代文艺创作领域涌现出了越来越多谱写人民大众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的艺术作品,并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共鸣。

美术界深入开展写实主义创作实践,为一方水土以及生息其间的人民立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经常带学生一起去写生创作,每天从天亮画到太阳落山。他画过好多农民,《年迈的石匠》《陕北乐手》等作品打动人心,观众评价:透过油彩,那写满沧桑故事的眼神与岁月耕耘过的面容似曾相识。


(1)只有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越来越多谱写人民大众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的艺术作品涌现,并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共鸣,这体现了文化创新的什么道理?
(2)在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材料中文艺工作者的做法启示广大文化工作者应担负起怎样的职责和使命?
2020-11-0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云东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2020-04-15更新 | 568次组卷 | 34卷引用:山西省应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流浪地球》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科幻电影终于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话:集体主义取代了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带着地球一同流浪展现了“乡土情怀”,“北京第三区交通委”和¨春节十二响”宏大叙事的小说基础、制作精良的电影特效和“精准把脉”的民族文化,共同支撑起《流浪地球》,让中国电影也能“硬气”地讲自己的故事。影片从故事到文化内核都很有中国特色,表达了中国人对土地的深厚热爱。随着中国电影视效公司对视效数据库的建设,中国电影工业已经具备摄制比肩准一线大片的硬实力和先进的摄制流程。《流浪地球》通过参照“好莱坞模式”生产制作类型化大片,大大推进了中国电影工业标准化、流程化水平。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文化创新,分析《流浪地球》的成功给我国科幻电影创新带来哪些启示。
6 .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故宫博物院发布新一部虚拟现实节目《御花园》,节目利用三维特效真实呈现了御花园的全貌,结合史料研究创造性地还原了这里曾经的植物、动物、假山、建筑构成的生态系统,多层次深度解析建筑背后蕴含的传统历史文化知识,在虚拟现实的世界里再现了一个生机蓬勃勃的皇家园林,为公众提供了一种感受故宫魅力的沉浸式体验方式。


分析故宫博物院的做法对文化传承的启示。

7 . 材料一:“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民族的重要因素。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以下是其中的两个。

其一: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其二: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材料二:《舌尖上的中国》火了。精致的画面,快速、跳跃的剪辑,以及充满悬念的叙述方式,将中国视角、民族风格、世界胸襟融合,加上国际化的创作,使得它成为一个“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舌尖上的中国》把吃还原到了家庭、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1)结合材料一,谈谈如何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舌尖上的中国》火了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文艺创作的鲜明主题。
胖乎乎、红扑扑的面庞,略带微笑,身穿红色的花棉袄,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这个名叫“梦娃”的小女孩的身影,作品形象来自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林刚多年前他在河北的一次采风,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传统文化,贴近百姓生活,传达出对未来美好的向往。
“梦娃”系列公益广告创作团队以“梦娃”形象为依托,突出“中国梦”价值观的主题并配诗,再用童谣演唱形式从“国是家、善做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七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生动解读,最终形成了公益广告的整体模样。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知识,分析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9 . 在央视首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热烈反响,《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美食纪录片,更是一部人文纪录片。其充满浓郁的人文情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它以精致的画面,快速、跳跃的剪辑,充满悬念的叙述方式,将中国视角、民族风格、世界胸襟相融合,加上国际化的创作,使它成为一个“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舌尖上的中国》把“吃”还原到了家乡、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受到观众热捧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