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全国两会后,“新质生产力”再次引起热议。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它代表着高科技、高效率以及高质量的发展方向,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

材料一   新质生产力是以产业升级为方向的生产力。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包括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轻工、机械、纺织服装等,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与传统产业相比,新兴产业因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产业辐射面广等特点,使其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竞争的关键点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力量。

但是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并不是绝对隔离绝缘的,那些把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的观点是错误的。强调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更不是简单化地抛弃传统产业,这意味着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兴产业,高度依赖传统产业作为基础。传统优势产业规模大、占比高,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兴未来产业,形成的新质生产力更具根植性。这意味着,以产业升级为导向,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是当前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材料二   2024年3月12日,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卢锡超在答记者问中说:文体旅融合发展,根源在于资源的整合,潜力在于场景的打造,动力来源于业态的创新,这也是我们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我们文旅行业要通过融合创新来推动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我们建设高质量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确保在攻坚之年文旅攻坚之战取得全面胜利。

材料三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根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也是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这为我们做好人才工作、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谈谈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该如何促进辽宁文旅消费市场繁荣发展。
(3)结合材料三,分析新时代青年学生怎样成为未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要求:写2条建议,紧扣主题,观点明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中国人民对自己创造的文化的信念与信心。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于内主要表现为人民对中华文化创造力的灵活运用;于外则表现为中国人民“不拒众流”“海纳百川”的包容姿态,以及积极“走出去”等具体行动上。可见,文化自信归根结底要通过人民来实现。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
(1)人民是文化自信的根基,这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
(2)坚定文化自信,需要从青年学生做起。请你就青年学生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提出两条意见。
2024-02-2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2届全国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试卷政治试题(十四)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内容选材要严、思想开掘要深、艺术创造要精,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以下是部分观众对暑期热播的电影《长安三万里》和近期爆火小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两个文化现象的感受:

文物无声,但历史震耳欲聋。我喜欢最近爆火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里让人泪崩的台词。

如果文物会说话,如果思念有声音,那句“回家”一定是共同的欢呼。

没有一个中国人可以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中国人不做那种偷鸡摸狗的事,总有一天我们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

中国文化就是中国影视最大的底气,盛唐气象、文人墨客、大唐衣冠。2023暑期档国产电影最高分的《长安三万里》,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深厚的文化气质,引发观众共情、共鸣……电影中的高适,虽然出身贫苦,但是一心为祖国效力:别离荆州,驻守边塞,率兵讨伐永王。我非常喜欢高适的这种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如何提升文艺作品的精神能量和艺术价值。
2024-02-0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

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特别是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党和国家重大活动,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主题,围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风险挑战,围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文艺工作者倾情投入、用心创作,推出大量优秀作品,开展系列文艺活动,发挥了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工作者用文艺服务基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成为常态。从祖国最南端的三沙市到四川大凉山,从雄安新区建设现场到湖北郧西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文艺工作者更加广泛深入地关注人民群众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冷暖,感受他们的爱恨,书写他们创造新生活的奋斗历程。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文艺工作者扎根生活沃土进行创作的原因。
(2)文艺工作者要为人民放歌,为时代铸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2023-11-1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600岁的故宫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凝结着历史的烟云,每一座殿宇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它也像一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散发着活力的气息,每一块砖瓦都奏响着新时代的乐章。2020年4月,故宫博物院联手多家媒体对闭馆期间的故宫进行直播,与观众共赴一场“云上”之约,感受故宫春意之美、建筑之美、空灵之美,正式拉开了“紫禁城建成 600年”系列活动的序幕。2小时的直播,除了美景之外还通俗易懂地讲解了60多个知识点,让观众与学术亲密接触。故宫博物院的“活力”表现还有很多。此前,面向公众征集文化产品创意,把具有历史特色的丰富文化资源提炼出来,推出文创产品《2020故宫日历》,把高冷严肃的宫廷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依托“数字故宫”平台,纪录片《故宫贺岁》以乾隆 57年的一场茶宴讲述了静态的文物背后的故事,让老百姓 感受了宫里的年味。今年故宫博物院还将举办“中国与凡尔赛展” ,以“凡尔赛宫中的中国”大型展览为基础,结合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法国宫廷及传教士、使节带来的精美文物,还原一个更丰满、更全面的十八世纪 中法两国文化和艺术盛况,带给观众一场视觉文化盛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阐述故宫博物院是如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众生活,增 强文化自信的。
2023-08-07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年轻一代在外成家立业、辛勤打拼,父辈祖辈安土重迁、难离故土,老年人没有和子女共同居住生活,是时下许多家庭的现实情况。除了情感羁绊,老人们的生活、健康、安全状况如何,时刻牵动着年轻人的心。如今,小小的摄像头,让远方的家人“近在咫尺”,架起了新的沟通桥梁,智能监控行业也随之出现爆发式增长。

技术的发展不断为人类社会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智能监控为陪伴老人提供了一个新选项,从增添跌倒监测预警功能的摄像头,到具有双向视频功能的智能屏,设备持续更新升级,不断丰富着使用体验。不过,智能并非万能,技术终究只是辅助。情感上的需要,很难通过一根网线完全纾解;线下的陪伴,也难以被屏幕代替。在镜头扫到和扫不到的地方,老人们面临的一些养老问题仍有待解决。与此同时,一面承载关切,一面意味着对隐私的部分让渡,智能监控存在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也无法回避。如何更好平衡关心和尊重,值得我们思考,也对智能监控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结合材料和所学的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情感上的需要,很难通过一根网线完全纾解”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智能监控行业的发展对我们进行科技创新的启示。
(3)某班级拟举办“科技改变生活”的主题班会。请你围绕这一主题写两条发言提纲。
2023-08-01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冲刺卷政治试题(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才能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一曲《我和我的祖国》歌声悠扬,唱出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一部《平凡的世界》激励千千万万的读者;一部《渴望》创造了“万人空巷”的奇观;一部《大江大河》切实让年轻人感受到时代转折的波澜壮阔,改革开放的激昂力量,勾起无数人的青春记忆……2022年《人世间》的热播,更是呈现了一部中国式家庭变迁的生活史诗。

“新时代需要文化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化高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勉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强烈的历史主动,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应如何铸就新时代文化新高峰。
(2)反映时代要求与人民心声是文艺创作的基本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对此予以说明。
(3)“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请你就广大文艺工作者如何成为新时代文艺先锋提出两条建议。
2023-08-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了《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节目播出后就圈粉无数,热议无休。

《平“语”近人》是新时代电视文化节目的探索与创新,其成功之处在于把握住了一个“近”字。亲近中华历史文化,每一集的经典佳句,源自千古名篇,至今还广为流传;贴近我们所处的时代,这些典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合,精选的总书记用典,是党的领导核心与普通百姓的贴心话、连心语;切近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传播,把严肃的理论思想转化为亲民的大众语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平“语”近人》的成功之处给我们在文化创新方面有哪些启示。
2023-06-1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南区陈店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强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负担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行文化进步!文化是人民实践的创造物,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人民对自己创造的文化的信念与信心,这种自信的获取取决于人民主体的发挥,这种自信的彰显也要通过人民来实现。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于内主要表现为人民对中华文化创造力的灵活运用;于外则表现为中国人民“不拒众流”“海纳百川”的包容姿态,以及积极“走出去”等具体行动。可见,文化自信,归根到底是要通过人民来实现。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文化自信也将不复存在。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文化自信也将不复存在”的认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2023-06-0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考试政治试题
主观题-简答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文化创新的主体是谁?
2023-05-23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