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这一观点是基于(       
①人们的文化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②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生活更加色彩斑斓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和服务对象
④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冲击、交汇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03-08更新 | 138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6届河北承德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豫剧历史悠久,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但随着多元媒体的发展和人们文化艺术需求的多样化, 豫剧格式化表演、难懂的行腔归韵,越来越不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观众迅速改变的口味,古老的豫剧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改革。

豫剧工作者们将豫剧引入市场机制,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相结合;在继承豫剧优秀传统的基础上,     融合其他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探索创新;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表演;从舞台布景到唱腔舞功,引入西方蒙太奇表现手法,引入西方乐器,将抽象化的舞台表现形象化,将传统戏曲的个人讲故事模式转变为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他们的坚守和创新,让豫剧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豫剧是如何迎来“又一个春天”的。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7月19日,《人民日报》刊发《城市地标不应盲目追求网红效应》一文。该文认为,地标,是每个城市的标志性区域或地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生活与时间的积淀。网红建筑的走红往往是凭借一张照片或一段视频,反映的是瞬时、片面、局部的信息,其形成不一定来自人们的真实体验,也不需要时间积淀,甚至可以与当地市民无关,推动其成为网红的流量,完全可能来自不同地域。网红建筑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有其价值与意义,可以触发人们的喜爱、好奇或者惊叹。但由于其形成过程和原因过于简单,照片可能变成“照骗”,打卡可能成为廉价的炫耀。所以,不能简单地把网红建筑与城市地标画等号。该文指出,现代建筑的大量涌现破坏了城市整体性,大规模建设也造成了“千城一面”的问题,城市文化传统未能得到充分尊重,城市个性被削弱,城市辨识度下降。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不断涌现、迭代,网络世界纷繁复杂,面对城市建设问题,规划者、建设者、设计师都需要沉潜下来,坚守住最根本的价值标准和文化立场,为增添建筑之美贡献智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建设好城市地标。
19-20高二·全国·单元测试
4 . 1950年9月,王莘从天安门广场前经过。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秋风被吹得沙沙响,少先队员们敲着军鼓、唱着歌正在练习队列,这一幕触动了王莘的心弦。“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未加思索,这几句歌词就和着曲调一同流淌了出来。《歌唱祖国》的创作经历表明(       
①文艺作品源于创作者的创作灵感②艺术家是文化创作的时代背景
③文化创作离不开一定的时代背景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     )
①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开展文艺创作
②加强理论武装,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③发挥文化创作主体的作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7-12更新 | 131次组卷 | 18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北省示范性高中2019届高三4月联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继华为公司之后,我国最大的芯片制造企业中芯国际被美国拉入“黑名单”,成为第二家遭到美国贸易限制的顶尖中国科技企业,随着美国诸多制裁的收紧,我国在关键的基础材料、关键核心的工艺、基础算法、重大装备等基础性、战略性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成为被掣肘“卡脖子”的短板。有人说,补齐短板既需要国家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来提供制度保障,也需要科研人员关起门来搞科技创新。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论“补齐短板需要科研人员关起门来搞科技创新”。
2020-12-2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五县(区)一中联考2021届高三12月政治试题

7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市老街居民一个也不能少。

一方面,老街承载着城市的文化记忆,现代化改造必然带来文化上的割舍;另一方面,老街的现代化改造势在必行。否则,蜗居城市老街的居民就实现不了居住的小康梦。具体情况如下:①资金来源方面,政府财力有限,难以大规模投入,但一些企业看到商机,愿意投资。②居民意愿方面,改造意愿强烈,阻力小,但一部分居民要求异地安置。另一部分则希望留下,以守住文化之根。③地段区位方面,位居城市中央,商业价值高,但破旧的建筑不适合。X市为化解这些矛盾,拟定了一下方案:①转让部分老建筑使用权,以多方民营资本投入;公开招标,吸引多家企业参与竞争,提高改造品质和效率,增进老街居民的福祉。②尊重居民意愿,对外迁的居民给予补偿,对留下的居民,保证其所有合法权益。③完善生活公共服务和市政配套功能,兼顾居住于商业需求,提升老街商业价值。

在X市老街的现代化改造大潮中,居委会王大妈写一封公开信,劝说能够留下的老街居民都留下,以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文化之根”。

亲爱的老朋友们: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生我养我的根基所在。这里有我们共同的特有的乡音,有我们成长和生活的足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XX

2020年10月5日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X市是如何做到从实际出发的?
(2)结合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将王大妈的公开信续写完整。
要求:紧扣主题,论述充分,术语规范,250字左右。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青青杨柳色,十里大河边。因运河而兴、以年画闻名的天津杨柳青镇,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画的是天地人,讲的是真善美。近年来,杨柳青镇与天津师范大学合作,开设木版年画培训班培养传承人,毕业发大专文凭,自己开工作室,前期还有政策扶持。引入北京一家文化运营公司专业运营年画,销量翻了数倍。小镇重拾传统,将年画特色、时代元素熔为一炉,杨柳青元宵灯会一办26年。月色灯山,运河人家,一盏盏花灯点亮节日,也将年画文化深植入人心。2019年4月,在浙江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召开2019年全国特色小镇现场会,杨柳青镇介绍了如何搭建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新平台方面的经验。典型引路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推广经验方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遵循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打造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业宜居、富有活力的精品小镇,形成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发展平台。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杨柳青小镇是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
2020-10-09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考向试题(三)
9 . 2019年初,一部《流浪地球》引发观影热潮,总票房高达46.46亿。这是一部具有中国思维的科幻电影,它的核心设定是面对灾难,人类带着地球家园一起寻找希望。整部影片借鉴了国外技术和经验,但75%的特效由国内团队完成,视觉风格也不是盲从西方美学,而是将中国观众的情感与审美作为首要前提。这启示我们
①要坚持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②要看到技术创新比艺术创新更为重要
③在文化交流借鉴的过程中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0-07更新 | 559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回顾历史,20世纪50年代末开发北大大荒时,面对广袤而肥沃的黑土地,人们发出了“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的赞叹。如今,东北黑土地上产出的粮食总产量和商品粮分别占全国的1/4和1/3,足见黑土地作为粮食生产战略资源的重要价值。同时也要看到,几十年来的高产稳产,不可避免会对黑土地肥力速成一定遗支,出现土壤有机质下降等问题。以前拼面积、比产量,现在拼绿色比质量,粮食生产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如今,随着农民土地保护意识的增强,“保护性耕作”正在黑土地上悄然兴起。例如,利用现代耕作技术让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能够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数据显示,全秸秆覆盖免耕5年后,土壤有机质能增加20%左右。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察看黑土地实验样品和玉米优良品种展示,了解农业科技研发利用、黑土地保护情况。习近平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这一关于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指示再次表明,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守好基本田。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原理,说明农民土地保护意识的增强对黑土地保护的作用。
(2)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运用《文化生活》中创新的知识加以分析。
(3)请就如何让耕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更好发挥基础支撑作用提两条合理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