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4 道试题
1 . 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这一观点是基于(       
①人们的文化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②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生活更加色彩斑斓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和服务对象
④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冲击、交汇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03-08更新 | 138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6届豫晋冀三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政治试卷
2 .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好的青春。“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下列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青年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B.文化能极大地促进青年人的思想进步
C.文化是青年人的灵感和想象
D.青年既是文化的享用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决战性的一年,贫困地区不仅需要经济扶贫,还需要文化扶贫,某“文化扶贫小组”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他们从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两个层面与某贫困县结帮扶关系;鼓励该地区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讲仁爱”的时代价值,推进传统文化进农家,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同时,利用互联网,通过手机APP、在线课堂,实施技能提升培训,帮助当地农民掌握更多致富技术;通过以老带新,委托培训等方式,培养出乡土文化人才,解决基层文化人才短缺的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某“文化扶贫小组”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
2022-03-04更新 | 94次组卷 | 23卷引用:【新东方】高中政治116
4 . 《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影片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树立的价值标杆弘扬中国核心价值观,同时又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的文化元素,很好地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这表明进行文化创作(     
①应当摒弃西方文化元素的影响     
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立足点
③应当尊重并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④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淮南子》记载了仓颉造字的传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yu,下雨)粟,鬼夜哭。”描述仓颉造字竟然惊天地、泣鬼神。但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明,汉字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创造的,若是仓颉造字,“仓颉也不止一个”(鲁迅)。这说明(   
①劳动人民的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源泉
②知识分子并不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③劳动人民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④不能把古代神话作为历史研究的依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一论断强调的是(     
①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②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
③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
④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17更新 | 744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政治(海南卷参考版)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豫剧历史悠久,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但随着多元媒体的发展和人们文化艺术需求的多样化, 豫剧格式化表演、难懂的行腔归韵,越来越不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观众迅速改变的口味,古老的豫剧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改革。

豫剧工作者们将豫剧引入市场机制,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相结合;在继承豫剧优秀传统的基础上,     融合其他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探索创新;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表演;从舞台布景到唱腔舞功,引入西方蒙太奇表现手法,引入西方乐器,将抽象化的舞台表现形象化,将传统戏曲的个人讲故事模式转变为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他们的坚守和创新,让豫剧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豫剧是如何迎来“又一个春天”的。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烟雨画舫、亭台楼榭、琵琶纸伞,这些风物被视为江浙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和审美,植根于我国江浙一带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厚的经济基础,经过千百年的淬炼和升华,生成为一种独特的地域品格。她优雅灵动、崇文尚德、务实进取、开放包容……

从历代先贤名士到当代富有家国情怀的改革者、创业者以及无数劳动者,他们用智慧、雄心和创造成就了这片土地的富庶,也让这方文化熠熠生辉。


有人认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区域文化的繁荣。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评析该观点。
2021-09-28更新 | 234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扫描》专题09 文化与生活精讲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民日报是党中央的机关报,上连党心,下接民意。为充分发挥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人民日报社全体同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守党报人的初心和使命,锐意改进创新,推进媒体融合,着力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脚上有泥土,笔下有真情”,为了让人民日报离人民更近,他们牢记内容为王的媒体理念,深入基层一线,现场采访评论,抢滩主阵地;创新改版升级,丰富报道呈现,直播、VR全景、虚拟现实、竖屏短视频、互动H5、音乐快闪、线下体验馆……这几年,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人民日报变得更加青春时尚,创意爆棚,精品迭出。现在的人民日报,已经不仅仅是一张报纸,而是涵盖了报、网、端、微、屏等多种载体、综合覆盖受众达7.86亿人,真正地成为人民的日报。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人民日报的改革对我国探索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与做强主流舆论的启示。
(2)假如你是一家媒体的负责人,请你为做强主流舆论,弘扬正能量提两条合理建议。
2021-09-10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电影《大鱼海棠》的角色、构思取材于《庄子·逍遥游》,该作品充满了中国的神秘感与浪漫色彩,感动了无数观众,荣获了多个奖项。其创作思路也为国产影视作品提供了有益借鉴。这表明(     
①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具有生命力
③融合现代流行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是传播手段与形式的创新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