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广播电视行业一系列文化节目彰显中国之美、文化之美,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

从《梨园春》对待传统戏曲文化、《武林风》对中华武术文化、《汉字英雄》《成语英雄》对汉语言文化的展示,再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弘扬,某省广播电视台在融合、联动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中发挥传统文化的内容价值,并利用AR、VR、MR技术,将中国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通过跨时空转换、二次元衔接,让视觉产生奇观“唐宫小姐姐”从古老画卷中走出,《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文化宝藏活了起来、动了起来,厚重、古朴、有距离感的历史文化严肃形象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传统经典焕发生机,成为年轻一代喜爱的“新国潮”,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知识,说明“新国潮”文化现象对再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启示。
2021-10-14更新 | 521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崇左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政治试题(一)
2 . 什么是“学”?让我们从古老的汉字说起(见下图).早在甲骨文中,就有“学”了。到了金文和小篆,基本已具备“学”的字形结构。“学”的上面有两只手,手里拿的是“爻”,“爻”是算筹,是一种算算数的教学工具。再下面是“子”,谁来学习?当然是小朋友!在“子”的上面,还有一个类似房屋的形状,一般认为它代表古代教室。由此可见(     

①“学”字的演变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②“学”字在融汇多种文化的过程中实现形体简化
③“学”的字形结构是对学习这一实践活动的能动反映
④“学”的构字内涵表明学习要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