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这一观点是基于(       
①人们的文化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②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生活更加色彩斑斓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和服务对象
④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冲击、交汇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03-08更新 | 138次组卷 | 56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是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代就有5万多首诗、2000多个诗人,这是其他国家与我们无法比拟的。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淘洗,承续至今的古诗文,都是古代先哲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目前,《中国诗词大会》已带动全民重温曾经学过的古诗词的热潮,特别是在我国中小学校,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新古诗文的教育教学形式,如开设传统文化社团,举办“品味经典诵读经典”、“古诗朗诵”,将古诗文嵌入学校宣传栏、文化走廊等方式让孩子通过感受古诗文的魅力,激发学生身上的“诗性”,让古诗文重新焕发时代魅力。

材料二   《平“语”近人》是新时代电视文化节目的探索与创新,其成功之处在于把握住了一个“近”字。亲近中华历史文化:每一集的经典佳勺,源自千古名篇,至今还广为流传。贴近我们所处的时代:这些典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合,精选的总书记用典是党的领导核心与普通百姓的贴心话、连心语。切近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传播,把严肃的理论思想转化为亲民的大众语言。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让古诗文重新焕发时代魅力。
(2)有人说:“《平语近人》的成功是文化创新的典范,给我们在文化创新方面提供了很多启示。”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进行分析说明。
3 . 大型原创音乐文化剧《范蠡》,该剧以范蠡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为切入点,讲述了其“三致千金”的故事,展现了“富而行其德”的道商品格与精神。同时创新地注入5G+4K的现代化技术,融合歌曲演绎、角色演绎、舞蹈、全息技术等艺术表达方式,在视觉、听觉、思想性的共同刺激下,激发出观众强烈的共鸣共情。这启示(     
①坚持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文化创新要注重内容形式的创新
③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④文化创新必须固守本民族的文化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国革命文艺指明正确方向,中国新文艺发展道路有了前行明灯。

相隔72年,两次文艺座谈会遥相呼应。201410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深刻阐述和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锚定价值航向,擘画中国文艺发展宏伟蓝图。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广大文艺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向、与时代同步同行、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奋力书写民族复兴壮阔史诗。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艺工作者应该如何奋力书写民族复兴壮阔史诗?
2022-07-15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晶,见证了古代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历程,今天依然可以成为国与国相通、民与民相亲的“通用语”,成为世界认知中国、中国交往世界的“解码器”,对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情感凝聚、精神构筑的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应(     
①通过国内外合作挖掘传统文化价值、开展文化遗产保护行动
②通过举办国际文化论坛、文化展览等文化交流活动推动文化输出
③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开发、设计、创作、传播不同类型的创新创意作品
④以文化艺术的形式进行阐释和交流,在世界范围内激起文化共鸣与认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在同题材创作中采用了全景式、文献式的“正史化”叙事方式,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再次激发了观众心中最深刻的家国情怀。该片以30.9亿元夺得2021年国庆档电影票房冠军,并打破多项国庆档影片票房纪录。这启示广大文艺工作者(     
①用统一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振奋民族精神
②坚持以市场化推动文艺作品质量的提高
③以满足群众需求作为文艺创作的价值导向
④必须树立正确的大历史观、大时代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一改以往文博节目枯燥严肃的风格,采用情景剧的方式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不仅让冰冷的文物“活”了起来,也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该节目的成功主要说明了(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文化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
C.文化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D.科技使传播文化的方式发生根本变革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国庆期间,电影《长津湖》引发观影热潮,打破多项中国影史纪录。由此不禁让人好奇,这部电影为何如此叫座又叫好?《长津湖》是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对那段历史做了大量的细节还原。观众对这部电影的喜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部影片能正视战争的残酷,以历史为依据,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呈现出来。一部影视剧的成功关键在抓住老百姓的心,《长津湖》重现了71年前那场艰苦卓绝的战役,展现的是独属于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导演陈凯歌表示,抗美援朝战争,犹如一颗照明弹或信号弹,升上了我们20世纪50年代的夜空,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途。《长津湖》之所以成功还在于在众多影视业中精心选择了博纳影业和八一电影制片厂博纳影业始终坚持"主旋律+致敬"的特色主旋律模式,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八一电影制片厂对红色题材尤其是战争片的摄制.在中国影坛独树一帜。作为一种优质文化产品好的电影是要有灵魂的,这个魂是民族精神、是核心价值观。好的电影不仅可以影响当下,更可以影响未来。


(1)结合材料一分析电影《长津湖》为何如此叫座又叫好?

材料二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这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抗美援朝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2022-01-2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强调,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要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加强相关领域文物资源普查、名录公布的统筹指导,强化技术支撑,引导社会参与。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发挥作用。要健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机制,把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要制定“先考古、后出让”的制度设计和配套政策,对可能存在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不得使用。要深刻汲取国内外重大文物灾害事故教训,督察落实主体责任,强化隐患整治,增强历史文化遗产防护能力。要加强执法督察,规范举报流程,严厉打击文物犯罪。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应该如何保护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
2022-01-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广播电视行业一系列文化节目彰显中国之美、文化之美,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

从《梨园春》对待传统戏曲文化、《武林风》对中华武术文化、《汉字英雄》《成语英雄》对汉语言文化的展示,再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弘扬,某省广播电视台在融合、联动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中发挥传统文化的内容价值,并利用AR、VR、MR技术,将中国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通过跨时空转换、二次元衔接,让视觉产生奇观“唐宫小姐姐”从古老画卷中走出,《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文化宝藏活了起来、动了起来,厚重、古朴、有距离感的历史文化严肃形象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传统经典焕发生机,成为年轻一代喜爱的“新国潮”,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知识,说明“新国潮”文化现象对再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启示。
2021-10-14更新 | 520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