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具体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近期电视剧《人世间》热播,成为优秀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精品剧的成功案例。作品以居住在东北某省会城市一户周姓人家的生活为脉络,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描写50年来老百姓所经历的跌宕起伏的人生,以及中国社会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部“全家人都爱看”的电视剧,改编自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人世间》,自开播以来好评不断,创下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近5年电视剧最高收视率,目前已累计超4亿受众观看,获得了收视和口碑双赢。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优秀文化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文学与影视关系亲密,在双向赋能中,共同开拓了文艺新境界
④优秀的文化创作者一定要把目光和情感,沉到生活和人民之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4-15更新 | 34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福建卷)第三辑卷1
2 . “棒棒”是山城重庆一群靠棒棒为雇主挑货物谋生的人。一个转业军官,“卧底”棒椿行业一年,与“棒棒”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拍出了全国第一部自拍体纪实片。该片播出后好评如潮,激励了无数正在奋斗的人。这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进行文艺创作的根本立足点
②劳动群众是精神文化财富的真正创造者
③只有如实反映现实的文艺作品才有价值
④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电视剧《人世间》以居住在东北某省会城市一户周姓人家的生活为脉络,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描写了50年来老百姓所经历的跌宕起伏的人生以及中国社会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该剧在央视一套播出后,获得了收视和口碑双赢。这对文艺创作的启示是(     
①立足于中华文化理念,善于发现和发掘凡人之美
②贴近人民群众生活创作,激发人们的共情共鸣
③真实再现历史重大事件,引领社会发展进步
④努力书写时代进程,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3-27更新 | 42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福建卷)第二辑卷1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展现当代中国成就,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用历史和世界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2021年12月14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习近平在开幕式上讲话指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福建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出了八阈儿女敢闯敢拼、富有冒险精神的独特品性,蕴藏着福建人民建设福建的经验和智慧,造就了福建独特的文化底蕴、民情省情。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文艺工作者如何才能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2)请简要列举一例福建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分析说明这一文化熏陶出的福建人的独特品性。要求:①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谨;②不少于150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中国故事”成为银幕最闪耀的主角。《中国医生》以纪实的风格和手法展示了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夺冠》弘扬了中国女排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守岛人》塑造了在平凡普通岗位上坚守、创造不平凡业绩的平民英雄形象。这些优秀的影片(     
①体现了创作者为人民群众画像立传的文化担当
②彰显了伟大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③立足于时代精神进行创作,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④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有助于文化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在中国文学博物馆,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观众穿越数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从中看出(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C.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D.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
2021-12-18更新 | 260次组卷 | 89卷引用: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7 .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从十八洞出发》等一系列脱贫攻坚题材的纪录片、动画片、专题片在主流媒体播出,生动展现、深刻诠释“精准扶贫”思想魅力和实践伟力,为我们呈现了一幅脱贫攻坚的“中国画卷”。这一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成功探索说明(       
①文艺工作者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②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现实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③文艺创作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④文化作品只有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一论断强调的是(     
①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②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
③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
④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17更新 | 743次组卷 | 56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9 . 新冠肺炎疫情在春节期间爆发,打乱了人们走亲访友的生活节奏。一些“土味”宣传标语“话糙理不糙”,成为网络爆款,一些用快板、莲花落等民间曲艺形式创作的抗疫作品,更是受到群众欢迎,在宣传防疫知识、增强抗疫信心方面功不可没。这启示我们(     
①扎根文化创新的源泉,回应社会实践的需求
②增强文化创造的活力,创新文化的表达方式
③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
④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立足群众的精神需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8-24更新 | 186次组卷 | 28卷引用:福建省莆田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10 . 优秀文艺作品注重与时代同步,因时而兴。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为主线的电视剧《山海情》近段以来在荧屏热播;小说《七层宝塔》关注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伦理变迁与邻里道德守望,受到多方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为时代画像的文化文艺创作不断涌现。这给文艺创作者的启示(     
①博采众长,提供多种形式的文化产品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③赋予传统文化新内涵,弘扬民族精神④把握时代脉搏,奏响时代的主旋律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021-08-17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连城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选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