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中华科技文明,从六七千年前的世界四分天下有其一,到两三千年前占世界半壁江山,到一千多年前在世界上一枝独秀,在近三五百年前仍是独领风骚,一直居于世界前列,而且对欧洲的近代科学革命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其特点是 (     )
①注重实际运用
②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
③能与外来文化和睦相处          
④在对外传播中兼收并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2-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创新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2022年9月23日是秋分日,也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亿万农民在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铺展开一幅壮美的丰收画卷。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从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体现了“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价值取向,彰显了“爱农为农、重农强农、兴农惠农”的深厚情怀,也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弘扬农耕文化的重要途径。弘扬农耕文化有利于(     
①增强农耕文化吸引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物质和精神动能
②弘扬以农耕文明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③为中华文明成果赋予更多新的时代内涵,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④促进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将节日和节气相结合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折射出中华民族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延续了中华民族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优秀传统。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用来表示昼夜的长短;惊垫、清明、小满、芒种中蕴含着物候特征,启示着气候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国人在认知自然中创造出的二十四节气(     
①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②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③独树一帜,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对于反映我们人民的精神生活具有独特的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1-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东汉末年,一场大疫后,名医张仲景家族两百余人仅幸存三分之一。张仲景痛定思痛,潜心研究,经数十年含辛茹苦,终于写成不朽之作《伤寒杂病论》,系统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还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流传至今。可见(     
①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④我国古代科技具有实用性特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1-22更新 | 224次组卷 | 6卷引用:第26练 我们的中华文化

4 . 赣鄱春潮涌,入眼皆风云。

5月26日,2022年江西省文化强省建设推进大会在上饶召开。大会发布的《江西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2)》,明确了以数字化之力助推省内文化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在江西省首届文化博览交易中,AR、VR、全息……数字技术让观众穿越时间与空间,感受文化领域的“新、奇、特”。国内头部文化企业30家、省内720家参展商参展;由省文旅厅主办的天工开物文创展,从“天字部·开天辟地”“工字部·巧夺天工”“开字部·开新立意”“物字部·博物致知”四个部分,全面展示江西“红色文创”“非遗文创”“旅游商品”“博物馆文创”的探索、发展与成就。有趣味、有温度,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创意独特,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具有江西特色、江西设计、江西风格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国门,提升江西企业、江西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赣鄱文化影响力,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省文旅厅在《江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规划》中提出,到2035年,江西要建成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相适应的现代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人人参与、主客共享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发展局面基本形成。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推进江西文化强省建设的现实意义。
(2)赣鄱文化是以江右人民的生产实践为基础、以赣鄱农业文明为核心,历经数千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特色文化。注重自身修行以及儒学的纲常道德历来都是江西人的价值取向。当代江西人更是以“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干”的精神品格阔步迈进。某班举行“我为赣鄱文化代言”主题班会,请你推荐赣鄱文化的代表人物、著作或历史名胜地等并撰写发言稿提纲。
要求:①确定标题;②说明推荐理由;③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2-10-27更新 | 19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四川稻城皮洛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该遗址发现的手斧和薄刃斧,是目前东亚地区形态最典型制作最精美、技术最成熟组合最完备的阿舍利组合,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阿舍利技术产品。而20世纪40年代“莫维斯线”假说,认为在旧石器时代,该线以西的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先进地区,是以阿舍利手斧为代表能掌握先进工具制造技术的先进文化圈;而位于该线以东的中国等地区,是以制造简单的砍砸器为特征的“文化滞后的边缘地区”。材料表明,考古工作有利于(     
①集中展示民族文化,丰富和深化国人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认知
②展示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增强中华文明的历史信度
③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彰显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④证实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 . 冬奥村是冬奥会的重要场所和重要遗产。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以四合院理念设计建造,统筹赛时和赛后利用,使冬奥村成为永久设施,赛后转化为人才公寓。北京冬奥村的设计(     
①体现了北京千年古都既古老又现代的独特魅力
②丰富了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绚丽的文化内涵
③说明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实用性的特点
④表明了设计者新颖的设计理念是其成功的源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5-2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是桥梁的故乡,也是誉满世界的桥梁大国,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中国的桥文化发展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建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解决跨水或者越谷的交通问题,方便通行。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中国既保留着赵州桥、广济桥等历史悠久的古代桥梁,也在不断地建造刷新世界纪录的公路、铁路新桥。如今,在世界十大拱桥、十大梁桥、十大斜拉桥、十大悬索桥中,中国占据了半壁江山或一半以上。中国创造的“最长、最高、最大、最快”纪录,不断刷新和改写着世界桥梁的历史。这些桥梁,不仅让“天堑变通途”,更让“中国桥”成为展示中国形象的品牌,成为惊艳世界、健硕壮观的地标。


结合材料,运用“我们的中华文化”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桥梁技术的认识。
8 . 因江南河流密布,春秋时期吴、越等国在战争中多以剑为武器,1965年在湖北一座楚墓中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就是其典型代表。该剑主要成分是青铜和锡,外加少量的铅、铁、镍和硫等原材料,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经过硫化处理,寒气逼人、锋利无比,纹饰清晰精美,剑刃的精磨技艺堪比现代精密磨床的制造水平。这佐证了(     
①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②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③我国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区域性特征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无比优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古代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历法关乎“正农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从夏商时起,到采用公元纪年止,历朝重视历法修订,一共颁布过102部历法。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太初历、大明历、戊寅之历、授时历等。可见,我国的传统历法(     
①是中国人民智慧结晶,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
②具有实用性特点,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体现
③为中华民族所通用,是记载中华文明的标志
④是中华民族认识、适应自然所创造的成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汉字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但不同字体的书法有不同的艺术特色。如甲骨文要古朴,篆书要富有钟、鼎、籀之神韵,隶书要具秦、汉、魏诸碑之精华;楷书,须含魏、晋苍松古柏之雄劲与俊美;行书与草书,要自然潇洒,飘逸秀丽,引发和给人以观赏的乐趣。由此可见(     )
A.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B.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C.我国的汉字书法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的丰富色彩
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性
2022-03-01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