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有观点认为,语言要跟着文字走。如汉语中的“吃”字,上古音读qia,现保留在湘方言中;中古音读qi,现保留在西南官话中;现代音读chi,存在于北方话中。汉字读音多次演变,但文字没有变化,所以我们现在还能读懂“吃”;如果换上一种表音文字,就不会有几千年不变的“吃”。可见,汉语的语言跟着文字走(     
①是我国传承延续文化血脉的有利因素
②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客观物质基础
③体现了汉字的优越性和中华文化的精髓
④有利于推动我国不同区域人们之间的文化交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福建晋江地区繁衍兴盛并广泛流传于闽南、台湾及东南亚一带的南派掌中木偶戏,俗称南派布袋戏,传承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该剧种受傀儡戏、梨园戏、南音等的滋养,“唱南曲,依傀儡调,做梨园科”在木偶剧中独树一帜。从南派布袋戏的发展中可看出
①中华文化因其包容性而源远流长             
②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
③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文化区域性             
④文化创新离不开吸收借鉴和融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4-08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