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2020年8月19日至25日是拉萨“雪顿节”,主题为“欢乐雪顿,健康拉萨”。“雪顿”在藏语中意为“酸奶宴”,因节日首日哲蚌寺会展晒巨幅唐卡,也称“晒佛节”。如今,这个起源于公元11世纪的节日延续了部分传统习俗,逐步演变为以展佛和藏戏会演为主的宗教与文娱相结合的节日。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③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④传统习俗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历史上,风沙、盐碱、内涝肆虐,兰考民生艰难、百姓贫苦。上世纪六十年代,“县委书.文化自信,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之后的自信,也是尊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的自信。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借鉴而形成的文明。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明代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欧洲的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


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分析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佛教从印度传播到中国,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历冲撞、交流,最后相结合形成了中国佛教,这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介入武力征服的文化交融。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
A.竞争性B.多样性C.灵活性D.包容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