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与中国民族精神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产生了体现中华民族共同历史和情感记忆的一系列代表性符号和形象,比如长城、中华龙、中国结、二十四节气等。这些符号和形象独一无二,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挖掘、梳理、研究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有利于(       )
①提炼总结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形成民族文化的结晶
②汇聚起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③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生命力
④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重要遵循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尽管传统不可避免地被新的文化形式改写和替代,但是对于全世界的华人来说,寻根问祖、落叶归根是华夏儿女抹不去的文化情结。这种文化情结也凝聚、孕育出“异姓一家、同舟共济”的精神。由此可见(     
①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中华民族的伟大团结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③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中华传统文化是伟大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唯一源泉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1-11-26更新 | 229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在2019年10月1日的阅兵仪式上有一个特殊的方阵-由21辆礼宾车组成的致敬方阵。 礼宾车上,是老一辈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亲属代表,老一辈建设者和家属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战士。100年前,老兵们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他们理应接受中华儿女的致敬。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B.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创造力
C.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D.中华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湖南汝城县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千。1934 年11月 ,3 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今天,我们要用好红色资源,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半条被子”等红色经典故事
①是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②表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③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
④是坚守人民情怀,助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唯一方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发展,国家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向武汉拨付大量抗疫资金,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非典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1-21更新 | 399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最美的青春》摄制组深入塞罕坝,体验林场职工生活,真实地还原了纯真年代。该剧讴歌了塞罕坝几代造林人创造的生态奇迹,以影像的形式固化为民族记忆和国家记忆,为主旋律题材剧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与启发,获得观众一致好评。这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创造的强大功能
③民族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10-12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100年前,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由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华民族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新征程。五四精神作为由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长期激励中华儿女浴血奋战、不屈不挠、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的价值在于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②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④立足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民族文化新辉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6-05更新 | 112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9 .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通过家教培育家风,不仅给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粒扣子”,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人。重视家风教育是因为
①家风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②家风影响人们的品格与素养
③家风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④可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4-20更新 | 161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等8位不同岗位劳动者,用他们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产生了广泛影响。人们不仅为工匠们精湛的技艺而震惊,也深深折服于他们“精雕细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热爱本职、敬业奉献”的赤子情怀。《大国工匠》之所以打动国人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①工匠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其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工匠文化的魅力
③工匠精神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④工匠精神蕴含着浓郁的爱国情怀
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