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与中国民族精神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工匠精神源于“工”这一古老职业,鬼斧神工、炉火纯青等都是对“工”之技艺的形象表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诸多大国工匠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创造了一个个工程技术奇迹。工匠精神(     
①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③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
④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满怀深情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伟大建党精神(     
①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
②是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根基
③承载着党和人民的不懈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必定崇尚英雄。电影《长津湖》通过真实再现志愿军战士服从命令视死如归、冻成冰雕也不退缩的革命精神。展现“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的主旨,让观众看到英雄、了解英雄、崇敬英雄。这表明(     
①再现英雄,既是对初心的叩问,也体现着个体的良知和时代的温度
②再现英雄,是尊重英雄,重新书写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③英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④中华优秀文化植根于英雄精神之中,铸就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丰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19年11月,“寻访英雄”网络互动活动正式启动,意在重温民族脊梁的英雄事迹,传播真正英雄的感人故事,引导广大官兵和网友在“寻访英雄”网络互动活动中传承英雄精神,网聚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以下对寻访英雄,传承英雄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①寻访英雄,既是对初心的叩问,也体现着个体的良知和时代的温度
②寻找英雄,是尊重英雄,重新书写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③英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④中华优秀文化植根于英雄精神之中,铸就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丰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9-10更新 | 515次组卷 | 47卷引用:统编版2019 必修4 :第七课综合把关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寻找国家力量——“我为中国加油!”主题活动。
请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上网搜集资料,了解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发生的一些“大事件”,从文化的角度挖掘其中蕴藏的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并写下对你的启示与思考。
2022-08-1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课时1作业
6 .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培育锻造了井冈山精神、抗战精神、抗疫精神等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精神,构建起了绚烂夺目的精神谱系,谱写出一系列气壮山河的精神凯歌。伟大建党精神(     
①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②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主心骨”
③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激励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近年来,各地中学举行的成人礼,始于周代的冠(笄)之礼。对此,甲同学认为,成人礼应该回归古代已有的冠(笄)仪式,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乙同学认为,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只要在内容上让学生感受到成人的责任就好,复古式的冠(笄)仪式没有价值。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的合理性在于认识到传统礼仪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
③成人礼仪式演变是社会进步的突出表现和主要标志
④中华传统礼仪文化需要因时而变,并注入时代精神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7-27更新 | 1014次组卷 | 64卷引用:统编版2019 必修4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2框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8 . 2021年4月开始,香港教育局陆续向中小学派发新书《我的家在中国》。该书共六单元48册。为便于香港中小学生读得懂,一些北方普通话、口语、译名的差异会添加注释,或改成他们看得懂的字句。在“城市之旅”这一单元,将台北、香港、澳门合为一册,标题是《血脉相连一家人》。香港教育局派发这套丛书,旨在(     
①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使香港和大陆两地的文化走向趋同
③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④增进香港同胞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2-15更新 | 546次组卷 | 30卷引用: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课时易错重点练
9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情寄于言,习近平主席用生动的语言刻画出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特质。习近平的话表明(   
①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在极少数情况下还是可直接表现为物质力量的
②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③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④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珍惜和爱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1-10-17更新 | 214次组卷 | 8卷引用:2021年高二政治特色备课(人教版必修3):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议题式教学设计)
10 . 英雄之所以能携带着永不褪色的风采与情怀,在于他们身上有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从未间断的浩然正气——为了国家统一、人民幸福,不惜舍身成仁、捐躯赴义。这一浩然正气(   
①能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②传递着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精神特质
③蕴含着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的精神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17更新 | 14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年高二政治特色备课(人教版必修3):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议题式教学设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