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丰富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历史不会忘记,是7万群众10年艰辛的付出,修成了红旗渠;是几代林场人,将塞罕坝从荒漠变成了森林;是成千上万怀揣梦想的创业者,将南海边的那个“圈”变成了世界瞩目的经济特区;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用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让世界惊叹中国一天一个模样⋯⋯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根本动力
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③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④能够凝聚奋斗力量,激励人们投身实践服务社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3-03更新 | 15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航天员乘组由指令长景海鹏、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载荷专家桂海潮三名航天员组成。

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广大航天人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载人航天精神必将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强大的精神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为什么要弘扬载人航天精神。
3 . 李大钊曾说:“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习近平总书记说:“生命有限,很多英雄模范人物崇高精神的形成过程也是有限的,但形成了一种宝贵精神财富,是一个永恒的定格。……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构成其强大精神力量,这样的精神无论时代发展到哪一步都不会过时。”从中可以感悟到(     
①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不断丰富完善
②民族精神是凝聚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④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从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年,孕育形成了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等一系列精神丰碑。“到延安去”成为当时最为时髦与自豪的时代口号。今天,新时代青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也要像我们的前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赓续对延安的“精神奔赴”。新征程上的“精神奔赴”能够(       
①感受传统文化力量,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②铭记前人奋斗历程,从理想信念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③传承弘扬红色基因,争做合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④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决定着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成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7-28更新 | 22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斗争精神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二十大开篇就强调“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并把发扬斗争精神写入新修订的党章。中国共产党反复强调发扬斗争精神(     
①基于发扬斗争精神是实现伟大梦想的要求
②基于斗争精神对伟大事业起着决定性作用
③是因为斗争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④蕴含着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洞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27更新 | 26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6 .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馆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精神是(     
①判断一种文化进步与否的重要尺度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而生动的体现
③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动力
④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肥沃土壤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16更新 | 13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7 . 2023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一代代人以自己的方式传承雷锋精神。从上世纪60年代的热爱劳动……到本世纪10年代的助学支教到20年代的红色传承和关爱奉献,60年以来,在“雷锋”这个标杆的引领下,人人争当“雷锋”已经拓展到了中国的每个角落。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①体现了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核心
②说明了雷锋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
③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基因与当代社会的同步融合
④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塑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28更新 | 397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8 . 习近平同志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入开展“五史”学习教育,有利于(     
①坚定历史自信,抵御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②增强历史主动,坚定理想信念和民族认同
③传承红色基因,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④赓续红色血脉,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2-02更新 | 657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9 .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

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明弘扬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
2022-11-27更新 | 34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全面依法治国
2010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10 . (2008·山东基本能力,44)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2016-11-26更新 | 747次组卷 | 2卷引用:政治五年高考三年联考分类练习: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