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每天开展气象观测,定期测量土壤墒情,定期采集样本,建立多元数据库,将农用天气预报第一时间送到相关部门及种植户手中,新生代气象青年用严谨的态度完成预报预警任务,守护黑土伴稻香。从新生代气象青年的行为可以得出(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②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是实践中必须回答的问题
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无法回避的问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现代社会,人们可以精确计算出某颗彗星在几千年或几万年后的轨道,或精确计算出卫星的运行轨迹;但人们难以计算出社会生产生活中不同阶层、组织或群体占有多少财富最合适,从而作出最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案。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①人们对不同领域事物的认识存在相似性
②人们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运行规律
③人们在实践中推翻已有真理,实现认识的发展
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由于缺乏近距离的、详细系统的科学观测,人类对火星风沙活动过程依然知之甚少。2023年7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发布消息称,在“祝融号”火星车着陆区发现火星古风场改变的沉积层序证据。此项研究为火星古气候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火星全球气候模拟提供了重要约束。据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获得对火星风沙活动的真理性认识是科学家研究火星古气候的目的
②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在特定阶段,人们无法形成对火星风沙的真理性认识
④火星风沙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2023年12月7日,新华网等媒体报道称我国考察队员在南极格罗夫山发现了一块月球陨石,科学家们深入分析后发现,这是一块复矿碎屑角砾岩,由来自月球高地和月海的不同岩石碎屑组成,是了解月壳的复杂岩性的理想对象,也是我国开展月球样品研究的重要补充对象,可以进一步了解月壳的演化历史。材料启示我们(       

①有了“思维的眼睛”,人类可以逐步解开自然之谜,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南极格罗夫山上的陨石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④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物质世界,具有物质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法新社拍摄中国军人的一组照片《帝国的黎明》,将本来是松枝绿的军服调成了黑色,塑造出强大的压迫感和肃杀的气氛,这种阴暗黑化手法其实跟BBC之流的阴间滤镜类似,意在让人们体会到被压迫和权力至上的帝国形象,可是没想到把中国网友都给看嗨了!西方媒体报道我国的时候往往带上有色滤镜,这种做法(     
①否认事物的客观性,无法实现主客观统一
②佐证了思维并不能完全反映存在
③违背认识、改造世界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④说明物质和意识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2023年10月2日,“中国天眼”(FAST)又有新发现!基于“中国天眼”观测数据,我国天文学家发现76颗偶发脉冲星,包含目前人类已知脉冲星中最暗弱的一批脉冲星。这些特殊脉冲星仅在少数旋转周期中偶然辐射脉冲。“中国天眼”还探测了这些偶发脉冲的偏振信号。这项科学发现对于理解银河系中恒星死亡后的致密残骸及其辐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认识因克服条件的制约而具有上升性,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可以正确认识客观世界
③客体因满足主体的需要而变得有价值
④人们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其本质,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合乎逻辑的推理和论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下图是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据此可以看出2025年后可能出现劳动力短缺,过去长期依赖的劳动力比较优势逐渐减弱,为此我国需要尽快完善退休制度,以适应劳动力市场新形势的变化。从哲学基本问题角度来看,这说明(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①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应该反映时代的任务要求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政策能如实反映时代要求
③世界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我们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④能动地反映存在的思维,才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8 . 由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率先提出、由中、美、德、英等多国超过50个科研机构及学校院所、100多位科学家共同参与的“灵长类基因组计划”,计划用10年时间分三期完成已知灵长类动物的基因测序工作,以破译人类“近亲”的遗传信息,为灵长类动物的保护,及生命科学、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开辟道路。目前,该计划第一期已经完成。材料表明(     
①破译人类“近亲”遗传信息的基因测序工作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获取人类“近亲”遗传信息是保护相关动物发展科学的目的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对灵长类基因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④客观条件始终制约着科学家们破译人类“近亲”的遗传信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202211月,中国医学专家等率先发现甲状腺癌精准表观遗传学分子标志物。该项研究应用相关技术,可直观地将与癌症相关的印迹基因异常表达状态,转化为细胞核内可见的信号。医生通过细针穿刺就能准确判断几乎所有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同时精准排除不需要手术的良性结节。这表明(     )
意识可以能动地对甲状腺癌进行治疗
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世界是可知的
甲状腺癌治疗技术始终呈波浪式前进
服务实践是甲状腺新技术的价值所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23年8月16日,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免疫学讲席教授柴继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周俭民,为在科研中发现抗病小体并阐明其结构和在抗植物病虫害中的功能做出开创性工作,获得2023“生命科学奖”。首个抗病小体的发现,为植物如何控制细胞死亡和免疫提供了线索,显著地推进了人们对植物免疫机制的认识。这说明(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正确的能动的反映
②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④实践活动是获得首个抗病小体认识的来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9-13更新 | 1218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东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